柳条边,沙俄扩张背后的隐秘历史!
在16世纪末期,满清统治者占据中原后,有感于古代鲜卑、契丹等民族融合进了汉族遭遇。
为了阻止民族融合,保持满人的血统纯正,同时也是为了保卫大清龙兴之地,耗时半个世纪,修建了西起山海关、北至黑龙江、长达1800公里的“柳条边”隔离墙,总体呈现“人”字型,1米高的土墙上插上柳枝,
这种墙没什么军事价值,极容易突破,它的作用只是隔离,要是汉人来到到墙另一边,抓到就砍头,以保证柳条边以外都是满人土地,将来要是汉地有变就逃回东北,防止汉人东山再起。
从格局来看,山海关那段是防范汉人,北边那段是防范蒙古人,东边那段是防范朝鲜人。满清统治者不信任任何其他民族,也无意与其他民族融合。
从历史来看,柳条边并没能发挥它的作用,尽管满人拥有辽阔土地,但是人口始终上不去,导致大片荒芜。到了19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少,沙俄侵吞外东北毫无压力,宁古塔也才2万满族人,很快就被沙俄屠光。
眼见将失去中国东北,满清不得已废除了柳条边政策,允许汉人移民,在大量移民的充斥下,才保住了东北,后来经历了日俄战争有没有真正的丢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