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廊坊对1400余家企业实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
本报讯(刘杰、张丽敏)10月30日,笔者从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廊坊市自2023年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试点工作以来,试点企业由最初的53家扩展到1400余家,覆盖冶金、建材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通过“互联网+监管”与分类监督执法深度融合,全市职业健康管理实现多维度突破。
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文兰介绍,该市依托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平台,在数字化监管上改变传统模式,通过“智能评级+实时提醒+整改指引”,引导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向“主动自查自纠”,让更多企业实现从“合规达标”到“优质提升”的转变。目前,全市有1411家企业入驻“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平台”,已完成企业分类1337家,其中甲类企业1017家,减少企业报送纸质资料3000余次。
实施企业分级分类后,该市对风险低的甲类企业实施“无事不扰”管理模式,优化了营商环境。同时,推行包容审慎、首违免罚原则,对首次发现、危害轻微的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柔性执法提升了企业守法自主性和积极性。
通过重构职业健康管理生态,廊坊市监管机构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技术服务机构实现“专业支撑精准落地”,用人单位实现“主体责任闭环履责”,劳动者健康权益保障实现“全流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