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吴军华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福建三明这片红土地上无数翻身妇女剪掉髻鬟,投身革命事业,踊跃成为“红色娘子军”。她们誓死保卫苏区,谱写了一段段传奇赞歌,为苏区的巩固发展和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今年以来,三明市妇联深化“她力量·明姐姐故事汇”思政领航行动,聚焦增强巾帼宣讲“原生力”“穿透力”“融合力”三点发力,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质升级,重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示范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挖掘培育一批先进典型、推动转化一批工作成果,宣传展示一批特色亮点工作,构建全方位、全链条、服务化的巾帼思政工作体系。
巾帼宣讲凝心聚力,让“小故事”释放大能量
巾帼宣讲是妇联组织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三明市妇联持续强队伍、搭平台、建机制,以“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红色三明故事、讲好巾帼奋斗故事、讲好广大妇女和家庭美好生活的故事”为重点内容;积极构建三明巾帼宣讲新路径,培育了“明姐姐故事会”百人核心巾帼宣讲团队,辐射带动培育出“宁化县红土地客家女子宣讲队”“永安燕城最美之声”等一批特色巾帼宣讲队伍。
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宣讲释放大动能。三明市妇联立足本土特色创新开展“红色+宣讲”“擂茶+宣讲”“文艺+宣讲”“庭院+宣讲”等,推出明姐姐IP形象及系列表情包,持续增强三明巾帼宣讲的辨识度和品牌力。同时,积极拓宽巾帼宣讲辐射半径,推动红色三明故事“走出山”,推动红色故事宣讲走进上海对口合作区等,开展“共叙沪明情巾帼汇嘉音”红色故事宣讲。《牛皮口令袋》《苏区红色娘子军》《一千零二名红军》等系列红色精品故事在线下学习交流中引发强烈共鸣,在云端上“火出圈”。
巾帼讲习有形覆盖,让“小场景”实现大成效
“这里的中央红军标语群为全国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落款最全,是中国革命斗争的珍贵信使……”在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月期间,三明市妇联组织各级妇联执委、巾帼宣讲骨干代表走进三明市巾帼讲习所(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红军标语博物馆),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红色三明故事宣讲相结合,深挖红色故事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据悉,三明市妇联深挖红色资源“富矿”,用好用活宁化苏区“红色娘子军”、“金溪女将”建宁县女子水运队、“林海娘子军”尤溪谢坑女子耕山队等本土妇女运动资源,串联各级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妇女干部教育基地、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阵地,创新打造全市首批巾帼讲习所,线上线下联动开展“追寻红色记忆、祝福伟大祖国”妇女儿童旅游推广活动等,生成了一批具有三明“巾帼味”的本土宣讲作品、创新开展了一批示范性主题实践、推出了“沉浸式”亲子红色地标打卡线路,并逐步探索打造“一小时巾帼讲习实践圈”,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有形有效、提质升级。
巾帼服务可感可及,让“小活动”形成大品牌
三明市妇联围绕“一月一主题”拓展“她力量·明姐姐故事汇”主题实践,结合妇女儿童需求,把服务嵌入宣讲,用理论宣讲“一根针”串起巾帼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维权保障“千条线”,构建多元化一盘棋的宣讲格局。
据介绍,三明市妇联围绕“三明幸福家”主题,以“宣讲+家教”“宣讲+服务”形式,提升宣讲服务“融合力”,孵化出“明姐姐讲科普”“明姐姐幸福护航”等巾帼志愿服务项目,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科学精准服务。
同时,三明市妇联以“关爱+宣讲”的方式,开展“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入户关心关爱困境妇女儿童,赠送“惠闽保”“女性安康保险”等公益保险;以“培训+宣讲”的方式,开展“明姐姐就业创业”培训,着力提升妇女就业技能;以“维权+宣讲”的方式,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用“走新”更“入心”的形式增强妇女群众法治观念、提升依法维权意识,实现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有效对接,推动理论宣讲在服务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中可感可及、落地生根。
三明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她力量·明姐姐故事汇”思政领航行动,凝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合力,“宣”出特色、“讲”到实处,着力形成广泛深入的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体系,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为奋力谱写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时代新篇贡献巾帼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