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想等了!中国统一台湾已成定局,他们也早就看明白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不能抢在统一之前,把命门芯片链搬回自己手里。 先看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2020 年就喊着要建厂,砸了 650 亿美元,结果四年过去一颗芯片没产出来。原计划 2024 年量产的 4 纳米工厂,拖到 2025 年上半年才有望开工;更先进的 3 纳米工厂直接延期到 2027 年甚至 2028 年,连生产哪种芯片都没定下来。 台积电自己都承认,在美国建厂的挑战比预想大太多,台湾那套高效模式根本复制不过去,光熟练工人就缺得厉害,去年还得从台湾调 500 名专家赴美救急,可美国连安装 EUV 光刻机的专业人才都没几个。更要命的是,这厂子四年累计亏了近 400 亿新台币,成了个吞金黑洞。 美国拉来的盟友更热闹,三星在得州的工厂建得差不多了,却死活不敢搬设备投产,就怕重蹈台积电的覆辙。要知道 ASML 的 EUV 光刻机一台就值 5000 亿韩元,光关税就得掏数千亿,再加上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三星心里门儿清:投产就是亏损。 这种 “哭着吃芥末” 式的投资,韩国企业早就苦不堪言。可美国不管这些,一边拿 25% 的高关税逼企业建厂,一边承诺的补贴却迟迟不到位。CHIPS 法案喊了三年,实际拨付的资金连零头都不够,台积电至今没拿到一分钱拨款,只能靠谈判拖延工期要补贴。 就算工厂真建起来,美国的芯片链还是条 “瘸腿链”。芯片制造可不是只有代工厂就行,从光刻胶到晶圆,关键材料大多靠日本、荷兰供应,而这些材料要运到美国,还得经过复杂的供应链调度。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连传统芯片都离不开中国。 三分之二的美国产品里有中国芯片,虽然金额占比不高,但物美价廉,中国传统芯片产能已经占到全球 35%,2027 年还要涨到 39%。美国想搞 “去中国化”,可本土产能只够满足 20% 的需求,产能利用率还高达 90%,根本没法扩产。 拜登政府急得祭出 “组合拳”,又是补贴又是直接入股英特尔,拿 89 亿美元买了 9.9% 的股份,想逼着产业回流。可环保组织不答应,芯片厂碳排放高,环境审查能拖好几年。 工会也来添乱,美国工人的工作模式跟台积电的高效管理格格不入,生产效率根本上不去。SIA 的数据倒挺好看,2025 年二季度全球芯片销售额涨了 20%,可这增长主要靠亚太市场撑着,美国本土制造的短板一点没补上。 更关键的是时间不等人,台积电二厂要到 2028 年才可能量产,而美国想抢在统一前搞定供应链,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到时候工厂开了张,也只是个 “孤岛工厂”。 周边的配套企业跟不上,设备维护、技术升级还得依赖台湾团队,真要切断与台湾的联系,这工厂就是堆废铁。韩国媒体看得明白,美国强行拆分全球供应链,反而给中国培育台积电的竞争者创造了机会,到时候美国可能连现在的优势都保不住。 说到底,芯片链比稀土产业链更复杂,不是靠政治施压就能挪动的。美国以为砸钱、逼盟友就能再造一个 “台湾芯片基地”,却忘了制造业需要人才、配套、成本控制的协同发力。 这就像想把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连根拔起,挪到自家院子里还指望它立刻结果,根本不现实。等美国真正明白过来,恐怕早就错过了所谓的 “窗口期”,毕竟在产业链的现实面前,再嚣张的霸权也得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