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杀害江姐的凶手,黄茂才被判处枪毙,行刑时,黄茂才大喊冤枉,他大声的呼喊:“我不是国民党特务,我是无辜的,我帮助江姐做过很多事。” “黄先生,我看天气很冷,你的衣服也很少,你称一斤毛线回来,我给你打一件毛线衣服”1948年深冬的渣滓洞监狱,江竹筠看着看守黄茂才单薄的棉衣,轻声说出这句话。 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温暖举动,成为了一段特殊友谊的开端,也改变了黄茂才的一生。 彼时的黄茂才,还是国民党监狱里一个普通的看守,每天按部就班地监视牢房、传递物资,心里装着的是“做好差事混口饭吃”的简单念头,对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更多的是奉命行事的疏离,甚至有过几分因国民党宣传而起的偏见。 黄茂才是四川自贡荣县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糊口才托人找了份差事。刚到监狱时,他见过特务对革命者动刑的场景,听过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听过国民党人说这些人是“扰乱社会的乱党”。 可时间久了,他渐渐发现这些被称为“乱党 的人,和上司描述的完全不一样。江姐被竹签钉进手指,疼得浑身发抖,却还能笑着安慰身边年轻的狱友;胡其芬身患重病,依然在牢房里教大家读书写字;男牢里的同志,哪怕镣铐磨破了脚踝,也会凑在一起小声讨论革命理想。 当时他不过24岁,这些画面像一颗颗石子,在他心里激起了涟漪。江姐提出要给他织毛衣时,黄茂才有些局促地拒绝了,只是以后送饭时,都会尽量挑一些干馒头和稠一点的汤。这已经是牢房里能争取到的最好的食物了。 后来,黄茂才开始为江姐传递书信。第一封是江姐写给亲戚的家书,黄茂才揣在怀里,手心里全是汗。他知道,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他更知道,这封家书对江姐意味着什么。 渐渐地,黄茂才的胆量越来越大。他开始暗中传递情报,并将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悄悄带进监狱。最惊险的一次,是黄茂才利用值班之便引开其他守卫,协助曾紫霞成功越狱。 然而,命运跟黄茂才开了个残酷的玩笑。1951年,他被错判为“国民党特务”。在刑场上,他高喊“我帮过江姐”却无人相信。直到三十多年后,这声呐喊才会得到回应。 1982年,真相终于大白。黄茂才被确认为“起义投诚人员”,曾紫霞得知消息后立即站出来为他作证,终于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令人敬佩的是,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太多像黄茂才这样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平凡,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善良,他们身份复杂,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正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致敬 信息来源: 解放军报2021年4月5日|在狱中,她写下托孤遗书 文|墨海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