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有人说:志愿军司令员幸好是彭德怀元帅,换别人根本就镇不住?   1950年

为什么有人说:志愿军司令员幸好是彭德怀元帅,换别人根本就镇不住?   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艰难抉择。彼时的朝鲜半岛战火迅速蔓延,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时,大家都还犹豫不决。   要知道,当时敌我双方军事实力悬殊,志愿军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没有谁敢打包票能打赢这场硬仗。   而彭德怀在一夜深思后拍案而起:“迟打不如早打,否则将来问题更复杂!”这句话,不仅给中央吃了定心丸,更给全军注入了迎难而上的勇气。   其实,当时的现实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除了战争本身难度大,我党内部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粟裕因战伤无法担此重任、林彪对支援朝鲜持保留态度、其他将领又资历尚浅,可供选择的将领确实不多。   此时,彭德怀的优势就显露出来。首先他从心底里支持出兵,其次还有个特别之处在于:彭德怀既是解放军副总司令,又是西北局书记。这样的双重身份使他成为唯一能镇住各路"诸侯"的人选。   毕竟,组成志愿军的那些战士们,都是立过赫赫战功精兵强将,若是没有足够的威望,很难统御。然而,即便是彭德怀的身份摆在那里,战争初期仍然经历了一段“磨合期”。   1951年1月,志愿军攻占汉城后,部队士气高涨,许多人主张乘胜追击。但彭德怀敏锐地察觉到危险:“志愿军的补给线已经拉得过长,部队极度疲劳。”于是他顶住各方压力,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不少质疑,甚至连苏联驻朝大使都表示不满。但彭德怀坚持己见。事实证明,这个决断避免了志愿军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在朝鲜战场上,彭德怀始终与前线将士同甘共苦。他住的指挥部常常就是简陋的矿洞或掩体,并多次拒绝炊事员给他搞“加餐”这种特殊待遇。   这种身先士卒的作风,让他在军中赢得了极高威望。许多老战士回忆说:“看到彭总和我们一样吃苦,我们再苦也不觉得苦了。”   面对美军的火力优势,彭德怀创造性地推广了“狙击运动”和“坑道作战”。特别是坑道工事的构建,从最初的防炮洞发展到后来能打、能防、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下长城”。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署。次日,彭德怀在开城留下了一句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彭德怀之所以能“镇得住”朝鲜战场,不仅因为他拥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更因为他具备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清醒判断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向伟大的英雄前辈致敬!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纪念他缅怀他! 中共宜昌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 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人物[M]. 文|墨海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