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

荷兰正式宣布 10月31日路透社刚报道,荷兰正式启动2025年光刻机出口新规——不光直接禁了ASML向咱们出口DUV设备,管制范围还又扩大了,连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你可能不知道,DUV 光刻机对咱们有多重要。中芯国际之前能靠它搞出 7 纳米制程芯片,靠的就是 ASML 的 NXT:1970i、1980i 这两款设备。 现在新规把这两款核心型号直接纳入限制清单,等于掐断了先进制程芯片的量产路子。ASML CEO 彼得・温宁克当天就在财报会议上坦言,2026 年中国客户的设备需求会显著下滑,这话里的无奈藏都藏不住。 荷兰这么做,其实就是架不住美国的施压。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就频繁往荷兰跑,又是谈芯片供应链安全,又是拿跨大西洋贸易优惠当筹码。 荷兰经济部长施赖纳马赫尔那段时间公开露面时,每次被问起光刻机,都只敢含糊其辞说 “配合国际安全准则”,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压力。 可荷兰自己也不好受,中国曾一度贡献 ASML 全球销量的三成以上,上海、北京的晶圆厂订单常年占他们 DUV 设备出货量的四分之一。ASML 在荷兰埃因霍温的工厂,之前为了满足中国需求,还特意扩了生产线,现在新规一出,那些刚建好的车间只能闲置。 当地商会发的报告里算过一笔账,光是设备出口受限,今年荷兰半导体行业损失就得上亿欧元,更别说后续技术合作的连锁反应了。 ASML 的日子更难熬,这家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 15%,很多关键技术突破都靠全球市场的利润反哺。中国市场丢了,研发资金立马吃紧,原本计划 2026 年推出的新一代 DUV 设备,现在不得不推迟研发进度。有员工在内部论坛吐槽,说公司已经暂停了年度扩招计划,连差旅预算都砍了,这在以前可是从没发生过的事。 更值得琢磨的是新规里 “敏感领域新合作” 的说法,这可不是单指卖设备,连 ASML 和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检测技术、设备维护培训这些都算在内。之前中芯国际还跟 ASML 签了技术服务协议,对方派工程师过来调试设备,现在这笔合作直接被叫停。 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好几家晶圆厂的 DUV 设备已经到了维护期,没了原厂技术支持,只能靠自己的工程师硬扛,效率降了不少。 美国本想借着这招卡中国的脖子,却没料到反噬来得这么快。英特尔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三季度中国区订单锐减 40%,不少中国客户都在加速去 “美化” 采购,转而跟三星、台积电合作。 要知道,英特尔原本指望中国市场消化它三成的产能,现在订单没了,俄勒冈州的工厂已经开始减产,裁员传闻也传得沸沸扬扬。 中国这边倒没慌着抱怨,反而早有准备。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 DUV 设备,2025 年四季度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虽然跟 ASML 的先进型号还有差距,但足够满足汽车芯片、物联网设备这些主流需求。中芯国际的工程师接受采访时说,他们正在调试国产设备,虽然良率还在爬坡,但比预期快得多。 材料端的突破更让人意外,国内企业已经能量产用于 DUV 光刻的 193 纳米光刻胶,纯度达到 99.999%,之前这东西全靠日本信越化学垄断。 还有高纯硅料,大全能源的产品已经通过中芯国际的验证,再也不用依赖荷兰 ASML 的指定供应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突破,正一点点补齐产业链的短板。 稀土这张牌也被悄悄亮了出来,光刻机里的光学镜片需要稀土元素做提纯剂,中国供应了全球 90% 以上的高纯度稀土。 最近海关的数据显示,稀土氧化物出口配额有所收紧,虽然没明说针对谁,但荷兰媒体已经开始担心 “设备生产断供”。ASML 的供应商悄悄透露,他们正在紧急寻找替代来源,可短期内根本找不到能跟中国媲美的产能。 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也在显现,SEMI预测,2026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速会从 12% 跌到 5%,主要就是因为设备管制打乱了采购节奏。 韩国三星已经开始囤积 DUV 设备,釜山工厂的仓库里堆了十几台备用机,生怕下一轮管制轮到自己。台积电更直接,把部分 7 纳米产能转移到了台湾高雄,想避开潜在的出口限制。 荷兰国内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ASML 的员工联名给政府写了抗议信,说 “放弃中国市场等于自断臂膀”。鹿特丹商会组织了多场听证会,中小企业代表轮番诉苦,说半导体行业的下滑已经波及到他们的机械制造业务。 这场博弈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谁都没法真正 “赢”。荷兰牺牲了经济利益,却没换来美国的实质性补偿。 现在再看荷兰这纸新规,更像一记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昏招。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搞了几十年,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行政手段强行切割供应链,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ASML 前高管罗伯特・雅恩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实在:“技术封锁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只会催生更强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