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昨天刚出的民调,看了真让人心里有数——60%的人直截了当说,压根不信两岸会打

台湾昨天刚出的民调,看了真让人心里有数——60%的人直截了当说,压根不信两岸会打起来,超半数更明说,绝不为啥政治事牺牲自己和家人。   这种“畏战情绪”的升高并非空穴来风。俄乌冲突和以巴战争的画面通过媒体不断传来,让台湾民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代价。   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后果绝非任何一方能够轻松承受。于是,“怕战多于反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更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如何避免战争,而不是盲目准备对抗。   民调还显示,高达58.3%的受访者支持通过“恢复两岸沟通与放宽民间交流”来维护台湾安全,相比之下,只有28.2%的人认为应该“增加军购预算强化防务”。   这个数字差距很能说明问题,多数台湾民众已经不再相信靠“多买武器”就能保障安全,他们对那种“倚美抗中”的策略也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美国近期的表现确实加深了这种疑虑。美方一边喊着“台海不太平”,另一边却对是否真的会协防台湾语焉不详,反而加紧催促台湾购买更多武器,甚至被曝出要求芯片制造“五五分”的构想。这种操作让人看清,美国真正在意的恐怕还是自身利益。   岛内业界直言美方这是“勒索”,连普通民众都看出来,美国关心的可能根本不是台湾的安全,而是如何把台湾当成“肥肉”和“提款机”。   台湾社会内部蔓延的“疑美论”并非偶然。网络上有观点认为,台湾长期相信的“美国会防卫台湾”的神话正在破灭,取而代之的是对美国真实意图的集体焦虑。   特别是当美国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将这座“护台神山”迁往美国时,许多台湾人更加确信,美国在关键时刻靠不住。   与此同时,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也显示出强烈不满。根据《联合报》的民调,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比例从去年的43%猛增至63%,短短一年内飙升20个百分点。这种不满跨越了政党界限,连民进党支持者中也有26%的人表示不满意。   赖清德不断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等言论,并提出将防务费用提高到GDP的3%至5%的计划,这些举动被多数民众认为对两岸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大家看来,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只会把台湾推向更加兵凶战危的险境,而非带来真正的安全。   台湾民众真正期待的是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高达88%的受访者认为两岸沟通管道不能关闭,46%的人期待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加强,这两个比例都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   即使是民进党的支持者,也有75%认为两岸需要维持沟通管道。这些数字清晰地表明,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才是台湾社会真正的主流民意。   两岸之间的经贸纽带更是难以割舍。尽管面临政治干扰,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依然居高不下,希望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比例从去年的41%增加到46%。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愿意西进就业或创业,30至39岁群体中有意愿赴大陆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34%增至40%。这些趋势说明,两岸民间交流的内在动力远超政治纷扰。   台湾工业总会最近发布的白皮书明确提出要“避免误判,寻求两岸和平共处”,并建议松绑两岸交流。这代表了台湾工商界的普遍担忧,他们害怕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可能引发的误判和冲突。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担忧与对大陆市场的重视,使得业界更加迫切地希望改善两岸关系。   面对这样的民意基础,赖清德当局却继续选择“倚美谋独”和“以武谋独”的路线,这显然与主流民意背道而驰。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指出,赖清德当局甘当美国军火商的“提款机”,将本可用于改善民生的钱浪费在购买武器上,这不仅买不来安全,反而会加速把台湾推向险境。   台湾民众对这些局势变化其实心知肚明。调查显示,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相信美国会派兵协防的民众由49%降至41%,觉得不会的人则由42%增加到49%。   特别是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支持者,各有77%及68%觉得美国不会派兵协防。这种普遍存在的怀疑态度,反映出台湾社会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心正在动摇。   说到底,台湾民众已经用民调结果表达了明确的态度:他们不想要战争,不认同无谓的对抗,更拒绝被绑上“台独”战车。大家期待的是两岸恢复沟通交流,是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而非被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