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突然宣布 蒙古国近期提出与“第三邻国”即美国提升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并且暗示可能与北约进行互动。 蒙古国这番动向绝非突发奇想,而是其长期推行的“第三邻国”外交战略的最新一步。这个被中俄两国完全包围的内陆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地缘政治的突破口。通过与美国、日本、印度等所谓“第三邻国”发展关系,蒙古国试图在两大邻国之外构建新的战略平衡。 美国对蒙古国的示好给予积极回应。今年9月,蒙古国防部国务秘书甘库亚格·达瓦格多尔吉少将与美国副助理部长阿尔瓦罗·史密斯共同主持了美蒙双边防务论坛年度会议。双方不仅讨论了地区安全问题,更具体谈到加强安全合作的机会,包括联合演习、人员培训、安全援助乃至武器装备销售。 蒙古国还承诺进一步提高国防经费,旨在“显著提高该国武装部队的能力和战备状态”。这一承诺与美国推动盟友增加防务开支的政策导向不谋而合。 北约也是蒙古国“第三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国已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通过支持北约主导的军事行动、参与“科学促进和平与安全”计划等方式,与北约建立了政治对话与合作的基本框架。有分析认为,美国可能会在“印太战略”框架下,通过北约将蒙古国纳入其“亚太化”进程。 蒙古国总统乌·呼日勒苏赫是“第三邻国”政策的坚定推动者。他始终坚持外交多元化,积极发展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印度等“第三邻国”的关系。就在不久前,他刚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涵盖稀土开发、军事训练等领域的重要协议。 蒙古国国内对这一外交路线存在不同声音。总理赞丹沙塔尔更强调外交政策应服务于经济发展,提出了“和平、开放、独立、多元”的外交原则。他主张在平衡与中俄两个邻国关系的基础上,再发展与第三邻国的合作。 地缘现实是蒙古国无法回避的挑战。从自然地理上看,蒙古只有两个邻国,即中俄。如果蒙古军队要与美军等其它国家军队举行演习,必须经过中俄两大国的陆路或者空域。这一地理现实使得蒙古国的“第三邻国”战略存在天然局限性。 蒙古国的战略选择引发各方关注。有分析认为,蒙古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因为它“有两个军事大国保护着”。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倾向“第三邻国”政策,特别是加强与北约的安全合作,可能会给地区稳定带来新的变数。 对蒙古国而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平衡成为关键考验。这个被中俄包围的内陆国家,一方面希望借助“第三邻国”扩大战略空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地缘现实。蒙古国未来的外交走向,将继续在平衡与突破之间摇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