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能源购置税“末班车”郑州遇冷,消费者不信明年车企敢涨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祁驿解元利史歌

距离2026年1月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从“免征”切换为“减半征收”(每辆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仅剩两个月,理想、蔚来、小米、极氪等20余家主流新能源车企先后通过官微或终端门店发力,以“购置税兜底”“享万元补贴”为核心宣传点,炒作“补贴末班车”概念,试图抢占订单。然而郑州本地车市反馈却显冷淡,多家经销商透露10月客流量仅微增个位数,成交转化率不足8%,消费者观望情绪成为市场主流。

车企推兜底方案,河南车市反应平淡

早在9月,蔚来便为全新ES8车型推出购置税差额补贴券,规定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用户若因车企原因在2026年交付,可凭券抵减车价最高1.5万元,打响车企兜底第一枪。“现在每天能接到十几个问购置税兜底的电话,客户最关心的就是‘要是明年提车,真的不用自己补差价吗’,我得反复拿公司政策文件给他们看才放心。”蔚来郑州某门店销售顾问方女士说,门店特意把兜底政策做成海报贴在入口处,还准备了测算表帮客户算“省多少钱”,但真正下决心锁单的人并不多。

随后理想在9月30日针对理想i6推出“安心购车方案”,10月31日前锁单用户若因厂方原因跨年交付,可通过尾款现金减免避免额外购置税支出;小米也在10月24日跟进,覆盖SU7、YU7、SU7Ultra全系车型,11月30日前锁单用户跨年交付可享最高1.5万元补贴。极氪、问界等品牌也纷纷跟进,极氪针对9X、焕新001等车型,问界M7则将锁单截止时间定在11月3日,均以尾款扣除或现金补贴形式兜底购置税。

汽车营销专家孙中锋指出,车企此番集中动作,背后是年底冲量与缓解产能压力的双重考量。以小米为例,9月交付量已超4万辆,待消化订单仍有20万台规模,若按最高1.5万元/台补贴计算,2026年仅购置税补贴一项投入便可能超20亿元,足见其冲刺年度目标的决心。同时,部分新车型交付周期较长,小米当前下定最早需半年后提车,极氪9X受核心零部件产能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将延至明年年初,兜底政策成为稳住潜在用户的重要手段。

但这样的“热度”并未完全传导至终端市场,10月下旬,郑州多家新能源汽车4S店及商场直营店工作人员表示,尽管门店将购置税兜底政策作为核心销售话术,到店咨询人数较此前有小幅增加,尤其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会主动询问政策细节,但实际成交量并未明显提升。“以前周末日均能成交3-4台,现在也就1-2台,上周有个客户本来都要签单了,回家跟朋友聊完又反悔,说‘再等等明年的新款’。”某新势力品牌郑州直营店销售经理王先生坦言,消费者大多处于“看一看”的阶段,真正下单的并不多。他还提到,10月客流量比9月多了大概5%,但成交转化率还不到8%,“很多人就是来确认下政策,听完介绍就说‘再想想’,留电话的都少了”。

“明修”购置税“暗渡”优惠缩水,当下买车不划算

记者走访郑州多家汽车销售门店发现,车企宣传的“万元补贴”“购置税兜底”背后,实际优惠力度存在不少缩水套路,部分车型的现金让利幅度较9月明显减少。

某德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张萌透露,去年同期该品牌某车型现金优惠可达3.5万元,今年9月还有2.5万元左右,到10月仅剩下1.8万元。“不是我们不想给高优惠,公司这个月现金补贴额度砍了一半,只能跟客户说‘购置税兜底已经省了不少’,其实算下来比上个月买还亏了几千。”

某日系品牌紧凑型轿车更将此前2.2万元起的现金优惠,拆分为8000元置换补贴与5000元金融贴息,若消费者无旧车置换或不选择指定金融方案,实际能享受到的优惠仅为5000元左右。“我本来想全款买车,结果销售说全款只能享5000元优惠,想拿满1.3万元(优惠)就得贷10万元,还得绑3年保险,这不就是变相加钱嘛。”准备购买该车型的郑州消费者刘女士无奈地说,她算了笔账,贷款的利息加上强制保险的费用,相较全款购车多花的钱,比优惠的金额还多,“还不如不要这个‘优惠’”。

乘联会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市场实际状况,目前新能源车促销幅度达10.2%,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稳定在23.9%的水平,自主燃油车促销幅度仅为18.8%,在消费市场占据更大份额的纯电动车型,降价数量达66款,较去年同期减少20款,混合动力车型新车降价的均价是12.2万元,降价力度达到0.4万元,新车降价幅度仅为3.2%。综合来看,新能源车促销近月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市场降价幅度逐步收窄,汽车企业与经销商促销体系有序调整,当前已回归正常促销水平的中高位区间。

消费者认为明年优惠会更多,车价不会轻易上涨

面对车企的“末班车”宣传与暗藏水分的优惠,郑州多数潜在消费者选择“按兵不动”。“现在优惠看着热闹,实际没便宜多少,没必要赶着这时候买。”刚工作不久的“95后”消费者李女士表示,她计划购买一辆10万-1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对比多家品牌后发现,即便有购置税兜底,加上其他优惠,最终落地价与9月大河国际车展时相比也就差了几千元,“而且明年肯定会有更多新车型上市,到时候选择更多,价格说不定还会降。我同事去年买的车,今年就降了1万多,我可不想当‘冤大头’”。

消费者的“不着急”,源于对车价稳定甚至下降的理性判断。“我去二手车市场问过,现在新车优惠大,二手车价也跟着降,说明市场供大于求,车企根本不敢涨价。”准备买家用车的张先生说,他计划等2026年新款车型上市后再入手,“到时候不仅能挑新的,还能用今年的兜底政策抵购置税,要是车企再搞个‘新车上市礼’,优惠力度肯定比现在大”。

技术迭代进一步支撑了消费者对车价的预期,“我关注的几款车,明年都会升级电池和智驾系统,续航更长、功能更多,价格还可能降,现在买不是亏了吗?”从事互联网行业的“00后”小王说,他更看重车辆的科技配置,愿意等新款车型。

市场竞争格局也压制了车价上涨空间,让“等明年”更具合理性,而跨年度兜底政策则为消费者提供了“等待的保障”。“现在车企竞争这么激烈,谁敢随便涨价?明年新车多,说不定还能淘到更划算的。”准备2026年购车的郑州消费者张先生说,除非有紧急用车需求,否则不会轻易在当前节点下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当前车市价格“内卷”现象已较前三季度明显减弱,行业利润率有所回升,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但对消费者而言,在优惠力度不实、新车供给充足且车价预期稳定的情况下,持币观望成为更稳妥的选择,这也让车企的“购置税兜底”抢单策略面临考验。“每天都要跟客户解释‘现在买最划算’,但客户比我们还懂市场,都说‘再等等’。”某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顾问无奈地说,随着2025年进入最后两个月,更加明智的消费者都已经将更大的购车优惠希望放在了明年。

评论列表

白夜
白夜 1
2025-11-03 22:32
前一段打过价格战,明年补贴少了,车企再让利,几岁就更少了
用户13xxx92
用户13xxx92 1
2025-11-03 14:49
主要是河南省的置换补贴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