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打航母,那还要航母做什么? 首先得明白,那些能打航母的武器,看着厉害却有不少局限,而航母恰恰是补这些短板的关键,根本不是多余的。 就说那高超音速导弹,东风-27、鹰击-21这些确实快,10马赫的速度连美国的宙斯盾都难拦,但它有个致命问题:得先知道打哪儿啊!茫茫大海比陆地复杂百倍,一艘航母一天能跑几百公里,还能绕着岛礁藏猫猫,光靠卫星根本盯不牢。 卫星有轨道周期,过一会儿就“扫”过去了,这空当里航母早挪地方了,要是对方再搞点电子干扰,卫星信号一断,导弹就是瞎炮。 去年山东舰和辽宁舰在西太平洋演练,辽宁舰故意学美军航母来回窜,一会儿加速一会儿绕圈,要是没有山东舰上的歼-15盯着,东风导弹根本锁不住目标。 你想啊,导弹是“箭”,航母就是“眼睛”和“指挥手”,没有这双眼睛,再锋利的箭也射不准。 再说无人机,攻击-11、翼龙这些确实灵活,能低空侦查还能扔炸弹,但真到了高强度对抗的远海,短板就露出来了。无人机续航短,飞不了几百公里就得返航,载弹量也小,几架加起来还不如一架歼-15能带的弹药多。 而且它怕干扰,对方一开机jam信号,无人机要么掉海里要么乱飞。英国去年试过在航母上装无人机,结果那些无人机只能运点零件,遇到大风浪就没法起飞,更别说打仗了。 但航母能给无人机当“移动机场”,歼-15先把制空权抢下来,无人机再跟着出去侦查、补刀,去年南海演习里,轰20就是指挥着无人机群,靠航母掩护才完成了“发现-锁定-摧毁”的全流程。没有航母托底,无人机就是没根的浮萍,根本撑不起远海作战。 还有人觉得导弹能“一锤定音”,可实战哪有这么简单?对方航母身边围着好几层保镖,驱逐舰、护卫舰带着防空导弹,还有近防炮织成的火力网,就算是高超音速导弹,也不是百分之百能突防。 去年轰20试射导弹,虽然躲开了3枚爱国者-3,但那是单一目标拦截,要是遇到航母战斗群的多层防御,突防概率就得打折扣。 万一第一波导弹没打准,后续咋跟上?陆基导弹发射车打完就暴露了,很容易被反击,可航母能一直在战区待着,山东舰一次演练就持续26天,舰载机天天能起飞打击,这持续作战能力,导弹根本比不了。 这就跟打架似的,光靠一拳KO不现实,得有能长时间周旋的本事,航母就是这个能“耗得起”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航母能干的活,导弹和无人机根本替代不了,咱们现在海外生意做这么大,亚丁湾护航、海外撤侨,哪样离得开航母? 前几年有次飓风灾害,咱们的航母72小时就撤了上万人,要是靠驱逐舰或者运输机,根本忙不过来。 商船在远海遇到海盗,陆基飞机飞过去得好几个小时,等赶到了海盗早跑了,可航母上的舰载机几十分钟就能到,威慑力立竿见影。 还有南海那些岛礁,离大陆几千公里,陆基导弹虽然能打击到,但真有事的时候,航母往那儿一停,比啥都管用——这就像家门口有个移动岗亭,能随时盯着动静,对方才不敢随便挑事。 而且你发现没?航母和那些反航母武器根本不是对手,而是搭档。去年双航母演练的时候,山东舰上的歼-15不光打仗,还帮火箭军的东风-26找目标,把卫星、无人机的信息凑一块儿,一下子就解决了“大洋找船”这个世界性难题。 反过来,要是对方导弹打过来,航母编队里的驱逐舰能组成三层防线,先用远程导弹拦,拦不住还有中程的,最后近防炮补漏,把航母护得严严实实。 这就跟唱大戏似的,有主角有配角,导弹是“尖刀”,航母是“戏台”,没有戏台,尖刀再快也没地方耍。 咱们再看看对手的情况,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天天在西太平洋晃悠,要是咱们没有航母,只能在家门口守着。 人家航母停在第二岛链外面,舰载机想来就来,咱们的陆基导弹只能被动防御,多憋屈?有了山东舰、辽宁舰就不一样了,能直接开到西太平洋演练,把防线往外推上千公里,让美国航母不敢随便靠近。 这就跟俩人对峙,你手里有家伙,对方才不敢得寸进尺,航母就是咱们手里的硬家伙,能镇住场子。 可能有人说“造航母费钱”,但你算笔账,一枚高超音速导弹造价好几亿,打出去就没了,而航母能用上几十年,还能不断升级。 福建舰装了电磁弹射,以后能搭更重的舰载机,甚至能让无人机满负荷起飞,这性价比比单纯造导弹高多了。 再说,咱们的航母不是用来侵略的,是用来护家的,亚丁湾护航这么多年,要是没有航母,咱们的商船早被海盗抢多少次了,这些损失可比造航母的钱多多了。 说到底,那些觉得“有反航母武器就不用航母”的人,是把打仗想简单了。现代海战不是“单打独斗”,是体系对抗。 导弹、无人机、卫星这些都是零件,航母才是把这些零件串起来的“主线”,没有航母,零件再厉害也散着架,有了航母,才能把侦查、掩护、打击、防御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