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摸金牌的样子,我看一遍酸一遍。 不是奖牌有多闪,是她指尖蹭过背面刻字时,眼睛湿得像14岁跳满分的模样——可这两年的苦,早藏在训练馆的地板缝里了。 去年全锦赛没进决赛,她凌晨5点抱着跳板练水花,胳膊抖得握不住毛巾;被说“灵气没了”,她把307C改了三遍,肩膀贴的膏药换了一抽屉;连教练都劝“再等等”,她盯着训练馆的国旗小声说:“我想站在台上听国歌。” 哪是珍惜金牌啊,是珍惜“还能拼”的自己。 有人说“小孩急什么”,可运动员的时间从来不是按年算的——跳板上的每一秒,都是熬出来的机会。错过的赛场,补不回的状态;冷板凳上的凌晨,耗的是最金贵的冲劲。 咱不是要她必须赢,是想多看她站在跳板上的样子:头发扎得高高的,起跳时风掀着运动服,落水的水花比阳光还亮——那才是全红婵该有的光啊。 你们说,咱要不要一起给她留句话?就说:不管有没有金牌,你站在那,就是我们的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