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宾区坚持把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法院+工会+人社+N”多元共治格局,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协同”转变,实现争议处理提质增效,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去年以来,兴宾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348件,其中调解成功1127件,调解成功率达83.6%;共处置各类欠薪问题线索4143条,为9500余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8800余万元。
注重政策宣传,构建权益保障思想防线。坚持“预防为先、宣传筑基”,全方位普法减少争议源头。线上线下全域覆盖,线上依托“兴宾发布”等平台推送《劳动合同法》等政策解读,同时撰写解读稿与案例稿扩大宣传面,今年8月兴宾区人社局获人社部通报表扬;线下组建“政策宣讲队”,深入工业园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去年以来开展活动28场,发放手册1.2万余份,解答用工、维权问题800余条。典型案例以案释法,选取欠薪追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例,通过解读会、现场观摩活动讲清法律,去年以来开展宣讲15场,覆盖企业200余家、劳动者3000余人次,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
注重机制创新,构建协同解纷闭环体系。聚焦“部门联动、流程优化”,以机制创新提升解纷效能。健全“速调速裁”机制,组建“人社+法院”多位一体化解专班,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提供“现场调解+即时裁决”服务,去年以来联合法院快速化解简单争议280余件。推行“分类处置”机制,按案件性质分流,简易案件即时调解,群体性、突发性争议开通“绿色通道”,去年以来通过“法院+工会+人社+N”模式化解复杂争议131件,涉案470余万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逐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程序连接、联调联控目标,今年以来共处置各类欠薪工单1200余条,工单按时办结率达100%,综合解决率和综合满意率分别为96.01%、94.59%;开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项目10个,帮助153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共计106.2829万元。
注重事前调解,筑牢矛盾化解源头屏障。坚持“抓早抓小、源头化解”,将调解前置,减少矛盾积累。聚焦重点领域,做实巡查预警工作,聚焦建筑工地、制造业等高发领域,常态化开展巡查,每周深入重点项目与企业,对照“一金七制度”核查工资发放、制度落实,对苗头性问题当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坚持全程调解,贯穿处置全流程,依托“大仲裁、大调解”机制,运用“四步调解法”(立案前引导、开庭前重点、闭庭前补充、裁决前最终调解)覆盖案件全流程,近年来调解率稳定在80%以上。强化应急处置,筑牢风险防范防线,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就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工作进行部署,对可能影响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争议案件,各职能部门快速反应、及时介入,尽可能以调解方式柔性化解争议,构建起“预防在先、调解在前、化解在早”的劳动人事争议治理格局。
注重队伍建设,建强专业服务骨干力量。以“建强队伍、提升能力”为核心,夯实人才基础。拓宽渠道聚合力,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工会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加入调解队伍,兴宾区专兼职调解员规模突破200人,法律背景或持证人员占比超30%,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精准培训提素养,通过“业务培训+调解小讲坛+案例复盘”,去年以来组织培训50余人次,开展专题活动20余场,有效提升队伍法律运用、群众工作与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