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占据了乌克兰20%的土地,为什么俄罗斯还不收手?答案很简单,随着冲突的持续,俄罗斯的目标变了。最早,俄只是想通过军事行动来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后来俄罗斯发现欧美全部下场了,不打不行了。 说句实在的,2022年2月开打那会儿,俄罗斯的心思真不难懂,就是怕乌克兰钻进北约的圈子。 你想啊,莫斯科到基辅才七百多公里,跟咱们从县城到市区的距离差不多,要是北约把导弹往乌克兰一摆,俄罗斯的心脏地带就跟没穿盔甲似的,一点遮掩都没有。 这可不是瞎担心,北约这些年早就把“不东扩”的承诺当废纸了,从1999年扩到波兰,2004年又吞了波罗的海三国,一步步把军事势力往俄罗斯家门口推,到2022年连芬兰、瑞典都要加入,西北大门都快被堵死了,要是乌克兰再进去,俄罗斯就真被包饺子了。 所以普京当时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说白了就是想敲醒乌克兰,也警告北约:这道红线碰不得。 可谁能想到,打起来之后才发现,对面根本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美国第一时间就把“海马斯”火箭炮送过去,那玩意儿刚开始真给俄军造成不少麻烦,专打弹药库和指挥部,后来欧洲又跟着凑热闹,又是给钱又是给武器,到2025年居然搞出个1000亿美元的协议,欧洲出钱买美国武器援乌,等于把乌克兰变成了跟俄罗斯耗到底的棋子。 这时候俄罗斯才彻底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整个西方阵营,哪是什么“俄乌冲突”,分明是西方借乌克兰的手收拾自己。 这时候再收手?根本不可能。你想啊,俄军已经付出那么大牺牲,要是现在撤了,之前死的人、花的钱全白费了,西方不仅不会收手,反而会觉得俄罗斯好欺负,下次肯定变本加厉。 而且西方的制裁早就撕破脸了,又是断天然气又是冻结资产,摆明了要把俄罗斯往死里逼。 可他们没算到,俄罗斯手里有能源这张牌,把天然气卖给印度这些国家,照样能赚钱,匈牙利这些欧洲国家也不敢真断供,怕自己先冻僵了,制裁根本没伤着根本。 既然退不了,目标自然就变了。 一开始只是想阻止入约,后来发现必须守住战略要地才行。2022年打下马里乌波尔多关键啊,那是乌克兰的重要港口,拿下它不仅打通了南部的交通线,还能切断乌克兰的物资补给。 到了9月,卢甘斯克那四个州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普京直接说了,要用一切手段保护这些地方的公民,这等于把话说死了,再放弃就是丢国土、对不起国人,国内肯定炸锅。 更别说后来普京提出要建“缓冲区”了。乌克兰拿到西方的远程武器后,都能打到莫斯科周边了,不把战线往前推,俄罗斯本土根本不安全。 所以从最初的四州,慢慢扩展到想拿下哈尔科夫、敖德萨这些地方,其实都是被逼的——西方给乌克兰的武器越先进,俄罗斯的安全需求就越大,缓冲区就得越宽。 这根本不是贪土地,是不这么做不行。 还有那些破事彻底断了和谈的路。“布恰事件”明明是造假,西方不管不顾就升级制裁,谈判当场就黄了;“北溪”管道被炸,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人不想让俄欧缓和关系,可西方就是不查。 这让俄罗斯彻底看清了,跟西方根本没道理可讲,只能靠战场上的胜负说话。 现在俄罗斯占的那20%土地,全是硬骨头,有港口、有能源产地,还能当抵御西方的屏障。 要是丢了这些地方,西方转头就会帮乌克兰重新武装,下次威胁就直接到家门口了。 而且打了三年,俄罗斯国内早就形成共识了,民众都知道这是在跟西方拼生存,要是无功而返,民心都稳不住。 所以说,不是俄罗斯想打,是被西方逼得没法停。 从一开始的“堵门”,到后来的“保国土”,再到现在的“抗西方”,目标变来变去,本质都是为了活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欧美都下场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打到底,直到打出一个让自己安全的结果,不然以后日子更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