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市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托起易地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我市在生态移民工作中坚持“动真碰硬抓整改、用心用情优服务”,聚焦易地搬迁群众中老年人与儿童的实际需求,从细微处着手,推动一批民生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围绕搬迁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我市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整合多方资源,让老年人们住得安心、过得舒心。水城区新业社区针对部分老人“理发难”问题,协调志愿者每周三在社区幸福院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目前已服务超过200人次。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幸福院还配备了活动室、阅览室和健身器材,成为老人休闲娱乐的“温馨港湾”。

水城区沙龙社区通过“五社联动”,将党群服务中心80%的空间改造为电子阅览、琴棋书画等功能区,定期举办生日会、健康讲座等活动,并系统梳理服务清单,累计解决消防隐患、充电桩安装、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急难问题120余件。盘州市思源社区则注重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开展“厚养薄葬、孝老爱亲”主题活动,以好家风带动社区文明新风。

在呵护未成年人方面,各社区精准服务成长需要,守护快乐童年时光。各安置社区依托“儿童之家”,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开展“作业辅导+兴趣课堂”服务,为孩子提供安全、有益的课后去处。在钟山区幸福里社区儿童之家,学生杨小丁说:“上午老师辅导作业,下午做手工、玩游戏,特别开心!”

六枝特区针对搬迁儿童语言适应问题,组织人员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进行普通话辅导;特区妇联也深入关寨镇中坝社区,为妇女儿童举办家政培训和暑期安全教育活动,形成“家校社”协同护童的良好氛围。

为推进“一老一小”服务常态化、体系化,市生态移民局牵头制定《六盘水市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方案》《六盘水市易地搬迁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导则》等文件,明确服务标准和实施路径。投入200万元在六盘水高新区鱼塘社区开展“一老一小”服务试点,并支持水城区沙龙社区举办节日联欢活动。同时,以沙龙社区为示范,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