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承历史文脉咏时代赞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作品巡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承历史文脉咏时代赞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作品巡展”以展览的形式讴歌黄河流域艺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搭建文明互鉴和助推青年艺术家成长的展示交流平台,助力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探索中华文明标识系统构建的艺术呈现方式。
本次展览由河南大学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是此次巡展的第六站。展览分为“文脉千秋”“民族根魂”“名家经典”“黄河安澜”“时代赞歌”5个版块,作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河南大学所承担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结项展中遴选的优秀作品;第二部分是特邀12位名家代表作品;第三部分是面向全国征集的中青年国画家优秀作品,展览还特设文献展区。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06件(110幅),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这些画作注重对历史人文和地域风貌的深度挖掘,关注时代、热爱生活,形式多样、内涵隽永,以视觉方式奏响黄河主题的文艺华章,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和创新,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特征。
河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聚焦中国画当代的艺术语言,通过百余件精品力作,系统呈现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艺术家们以笔墨为媒介,以心灵感悟为桥梁,在宣纸上勾勒出黄河的万千气象,既有对大河壮阔的自然礼赞,也有对流域文明的深刻思考,更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建构。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黄河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命活力。
“河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核心传承区,此次巡展来到河南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描绘的许多历史场景和文化符号,其本源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让这些描绘黄河的艺术作品‘回家’,与孕育它们的文化母体进行一次深度对话,是一种完美的契合。”著名画家马国强表示,河南的观众站在这些画作面前,感受到的不仅是黄河的磅礴伟力与绚烂多姿,更会有血脉深处的文化认同与共鸣。
据悉,本次展览将在河南省美术馆二楼展厅展出至11月6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报记者秦华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