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业优先战略加力实施 社保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转自:中国改革报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保护老北京城风貌的前提下,对辖区有800余年历史的西总布胡同进行升级改造,一批美术馆、咖啡厅、预约制婚纱店等新业态相继入驻西总布胡同,老胡同如今焕发新活力。图为游客在西总布胡同内的休闲餐饮店前驻足。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本报记者程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协同,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岗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完善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支持力度”等。

当前我国就业工作有哪些亮点?社会保障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稳就业如何发力?

“十四五”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她介绍说,“十四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部署,因时因势出台一系列就业支持政策,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89亿元。“十四五”期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就业稳,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看,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得益于就业政策持续加力。“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崔鹏程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的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前三季度,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138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6亿元,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66亿元。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向14万户企业发放扩岗补助9亿元,惠及60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优化调整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倾斜支持急需紧缺职业(工种)。

创业带动就业激发活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出台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推广“科技成果+创业”“产业发展+创业”“职业技能+创业”“民生需求+创业”等模式,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开展“一赛一展一对接”活动,吸引7146个项目报名参赛,促成创业项目意向投资25.1亿元。

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十四五”力度最大

“‘十四五’期间,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持续深化社保改革,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王晓萍表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建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创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基金支撑能力稳中有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会保障。

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4亿人、2.48亿人、3.04亿人。1~9月,3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69万亿元,总支出6.04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9.85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社保制度更加完善。人社部门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支持困难地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取得积极进展,11家平台企业在17个省份接单人员被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截至9月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人数超过2200万人,有效发挥了对职业伤害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的保障功能。

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成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人员倾斜。各地区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已发放到位,惠及约1.5亿退休人员。1~9月共为2015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等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对大龄领金人员续发失业保险待遇并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1~9月,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174亿元。

未来将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

崔鹏程表示,接下来,将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出台针对性支持举措培育就业增长点,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创业是就业之源。“为更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集聚资金、人才、场地、市场等资源,全力优化创业促进就业的环境,为各类劳动者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撑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黄俊梅说。

其中,创新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企业授信额度最高5000万元,个人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政策,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重点群体创业给予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为创业者减轻负担。

近年来,越来越多劳务品牌成为带动就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着力培育劳务品牌,推动劳务品牌从自发性向组织化、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简单劳务向产业融合转变,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黄俊梅说,目前全国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紧紧围绕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强化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对开展劳务品牌相关技能培训的,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对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税费减免、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