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9年,得知毛泽东下令炮轰英舰后,斯大林感叹:我们还是小看了这个东方人,此人

1949年,得知毛泽东下令炮轰英舰后,斯大林感叹:我们还是小看了这个东方人,此人不仅有傲骨,更有虎胆! 这声感叹背后,是一场震动世界的外交与军事交锋。1949年4月初,解放战争已到关键节点,解放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北岸,准备渡江解放全中国。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英国“紫石英”号护卫舰突然闯入解放军防区,无视炮三团的鸣炮警告,执意继续前行。解放军炮兵随即开火,英舰受重创后挂起白旗,狼狈驶向国民党控制的南岸。次日,英舰“伴侣”号赶来支援,同样被解放军猛烈打击后逃窜。 很多人不知道,这场炮战的导火索是英舰先开的火。“紫石英”号4月20日上午闯入三江营水域时,解放军先发射了警告弹,可它直接将炮口对准北岸阵地开火,当场击中炮三团七连阵地,这才招来猛烈还击。短短几分钟,“紫石英”号连中30多发炮弹,舰长重伤、舵手阵亡,硬生生搁浅在南岸浅滩,还两次挂起白旗乞降,这可是鸦片战争后英国军舰第一次向中国军队挂白旗 。 更狠的是第二天的增援。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带着7000吨的“伦敦号”巡洋舰和“黑天鹅号”赶来,仗着吨位和火力优势无视警告。当时负责防守的23军军长陶勇急了,上报兵团司令叶飞后,得到“警告无效就打”的指示,炮六团的美式榴弹炮直接开火。这场仗打得惨烈,解放军252人伤亡,202团团长邓若波牺牲,英军也死了15人、伤25人,“伦敦号”被打穿12个大洞,最后灰溜溜逃回上海 。 毛泽东接到消息时,国共和平谈判刚破裂,渡江战役马上要打响。有人担心惹恼英国会引来干涉,他却看得透亮,4月22日就起草指示:只要英舰不妨碍渡江,可允许救伤员,但绝不能让他们去南京护侨。4月30日更是亲自写声明,把丘吉尔“武力报复”的狂言怼了回去,明确要求所有外国武装撤出中国领水 。这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他早看透英国是“炮舰外交惯性”作祟——从1858年《天津条约》起,列强军舰在长江横冲直撞了109年,这次就是要打破这个规矩。 斯大林会感叹太正常了,因为苏联之前一直不看好中共敢硬刚西方。渡江前斯大林还劝过,说打过长江可能引来美国出兵,甚至引发三战。他没料到毛泽东不仅敢打,还打得极有分寸:“伦敦号”逃跑没穷追,谈判时咬死道歉赔偿却不扩大冲突,后来“紫石英号”7月底趁台风偷跑,解放军也按周恩来指示装作没看见 。 这场仗的意义远超军事冲突。美国一看这架势,黄浦江里的军舰全悄悄撤走了,在沪侨民三分之二都跑了。海外华人却炸了,留英的程开甲在新闻里看到消息,当场就决定回国;在美国的傅鹰夫妇也立刻收拾行李,说终于看到中国硬气了。说白了,这炮轰碎的不只是英舰甲板,更是百年屈辱里“列强不可抗”的迷思。 斯大林那句“有虎胆”,赞的是毛泽东敢破局的魄力。之前多少政权对列强低头,唯有他明白:主权从来不是谈出来的,是打出来的。“紫石英号”后来拍电影演自己,结果被特效炸药炸得旧伤复发,最后只能拆毁,倒也算个黑色幽默的结局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