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稻田的成功源于其对农业产业链的系统性重构与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控,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深度整合、品类创新突破、全渠道渗透与品牌年轻化四大维度,本质上是传统农产品价值链条的现代化升级与消费需求的精准匹配。
一、供应链深度整合:构建不可复制的品质壁垒
1. 产地直采与订单农业
十月稻田在东北五常、辽宁沈阳等核心粮食产区布局五大现代化产业基地,通过“订单农业”与数万户农户建立长期合作,2020-2024年累计采购原粮超140亿元。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原粮品质(如五常大米的地理标志认证),又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形成“品质稳定-成本可控-规模效应”的正向循环。
2. 智能化仓储与加工
采用低温存储仓与带壳储存技术,将粮食损耗率控制在行业低位;生产端依托数智化系统实现订单式生产,1名技术员可操作多台设备,大幅提升加工效率并降低损耗。例如,其玉米加工从田间到工厂不超过1小时车程,确保锁鲜效果。
3. 物流网络优化
建立上海、天津等五大区域配送中心及十个地方仓库,实现72小时内全国配送;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将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精准捕捉“应急消费”场景。这种“产地-仓储-终端”的全链路把控,使十月稻田在东北大米品类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六年领先。
二、品类创新突破:从单一主食到家庭食品生态
1. 大米基本盘的巩固与升级
作为营收主力,大米业务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如五常大米、长粒香)和高端化策略(小包装、真空锁鲜)维持增长。2024年大米收入40.14亿元,占总收入69.9%,其中高端产品占比逐年提升。
2. 玉米品类的颠覆性创新
十月稻田将玉米从传统粗粮升级为轻食化、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推出烧烤味、麻辣味等30余款产品,覆盖健身房、露营、办公室等多元场景。2024年玉米品类营收8.15亿元,同比激增523.2%,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其黄糯玉米单品在抖音累计销量超1134万单,复购率达39%(行业均值15%)。
3. 多元化品类矩阵拓展
构建“主食+休食+调味”的产品生态,开发黄油手抓饼、沙拉汁、七色糙米杂粮饭团等便捷食品,满足家庭“一站式”饮食需求。这种“核心品类突破带动周边”的策略,使公司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三、全渠道渗透:抢占消费入口的效率革命
1. 线上渠道先发优势
早期All in电商,与京东、天猫等40余家平台合作,2022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超60%。通过内容营销(如抖音直播间矩阵、创始人IP)和IP联名(《新白娘子传奇》《猫咪和汤》)实现流量转化,2025年“柯粒淳香”联名款五常大米上线后带动年轻群体认知度大幅提升。
2. 线下渠道精细化运营
入驻胖东来、永辉等近百家商超,覆盖超10万个线下网点;针对高端客群,与山姆合作推出定制化产品,强化品牌溢价。线下渠道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96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5.68亿元,同比增长14.5%。
3. 即时零售战略卡位
前瞻性布局前置仓业务,与朴朴、叮咚买菜等平台深度合作,2025年即时零售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18%,成为增长最快的渠道之一。这种“全场景覆盖”策略,使十月稻田在家庭食品“最后一公里”竞争中占据先机。
四、品牌年轻化:从产地认知到情感共鸣
1. IP联名与文化赋能
跨界联名热门IP,如《新白娘子传奇》打造“轻食仙草”话题,《猫咪和汤》推出“糯到喵喵叫”联名款,通过游戏、影视元素触达Z世代。线下赞助吉林马拉松、亮相ChinaJoy展会,传递健康轻食理念,强化品牌活力。
2. 创始人IP与内容营销
打造“王兵夫妇”创始人IP,通过抖音直播分享创业故事和产品溯源,增强用户信任;2025年新米季联合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质生产力推动食品行业升级》专题,传递供应链硬实力。这种“人格化”营销使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连接。
3. 健康化价值主张
以“低脂饱腹爽多了”为传播核心,强调玉米的健康属性(如膳食纤维含量高),契合消费升级趋势。其玉米产品获弗若斯特沙利文“连续两年中国销量领先”认证,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玉米专家”。
本质: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价值重构
十月稻田的成功本质是将传统农产品从原料供应升级为品牌化、场景化、高附加值的消费品,核心在于:
1. 产业链价值重塑:通过供应链整合提升效率,将农产品溢价从流通环节向生产端和品牌端转移。
2. 消费需求精准匹配:洞察健康化、便捷化趋势,将玉米等传统作物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产品。
3. 农业产业化标杆: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践行乡村振兴,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统一。
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局,更为传统食品企业提供了“品质为本、创新为翼、全渠道协同”的增长范式。未来,随着家庭食品市场向品质化、功能化演进,十月稻田有望通过持续创新巩固行业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