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94年,李连杰和拳王周比利拍摄电影《精武英雄》时,为了展现真实的效果,两人演

1994年,李连杰和拳王周比利拍摄电影《精武英雄》时,为了展现真实的效果,两人演出十分投入,直到拍摄结束,李连杰才发现自己的手臂竟然断了! 那个年代的香港动作片,演员拍戏真的是拼命。1994年《精武英雄》片场,功夫皇帝李连杰对战世界拳王周比利,这场戏足足拍了三个星期。周比利的拳脚带着真功夫,李连杰硬扛着拍完全部镜头,等导演喊停,他才发现手臂已经受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连杰1963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五个孩子。1971年,八岁的李连杰被教练吴彬选中,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武术。从那时起,这个瘦弱的男孩就开始了改变命运的习武生涯。 1975年,年仅12岁的李连杰参加全国运动会,以惊人的实力夺得全能冠军。1979年,他带伤参加第四届全运会,双腿膝盖胫骨粗隆和后筋错位的情况下,仍坚持比赛并夺得5块金牌。训练场上,他的动作快如闪电,招式准确有力,这些年的艰苦训练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2年,李连杰主演电影《少林寺》,这部影片以一毛钱的票价创下1.61亿元的票房纪录,在香港更是打破功夫片票房纪录。1990年代初,他与徐克合作拍摄《黄飞鸿》系列,1993年又推出《方世玉》系列,掀起了武侠电影热潮。 周比利1958年出生于加拿大,幼年体弱多病,11岁开始学习武术。1982年,他夺得加拿大轻量级自由搏击冠军,1985年勇夺世界轻中量级自由搏击冠军,成为首位华人世界级拳王。他的职业战绩为43胜8负,其中31场KO对手,且从未被KO。拳台上的周比利出拳凶狠,力量惊人,被称为”老虎”。 1985年,周比利进入演艺圈,得到洪金宝的提携,先后参演《东方秃鹰》《飞龙猛将》等影片。由于真实的格斗功底,他在片场常常难以控制力道,多次误伤合作演员,这让他在香港电影圈获得了”实战第一人”的称号。 1994年,电影《精武英雄》的结尾决战戏拍摄了整整3个星期,这是全片最耗时间的一场戏。导演陈嘉上为追求真实效果,决定降低决战场地天花板的高度至3米,迫使武术指导袁和平设计地面缠斗和短距离突袭的格斗方式。拍摄现场,两位演员全程肉搏,仅用护膝和护腕保护。 周比利因为是世界自由搏击冠军,实战能力极强,在拍摄初期因没有适应收力的拍戏方式,每一次出拳出腿都带着真实的力道。在一次拍摄中,周比利侧踢导致李连杰受伤,之后李连杰停工一周。周比利事后愧疚地表示:“我习惯了实战发力,没想到拍戏这么难控制。” 拍摄期间,周比利不断踢击柱子和墙壁,导致腿部受伤流血,但他一直坐在现场等待,担心需要补拍。当陈嘉上发现他的伤势后,立即安排他去医院包扎,但周比利包扎完后又回到了片场,坐在同一个地方等待。这种敬业精神让整个剧组为之动容。 那个年代的动作演员,用真功夫拍真打戏。没有大量的威亚吊索,没有电脑特效的辅助,每一个动作都要靠演员自己完成。这场决战戏拍摄了数百个镜头,两人反复演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精武英雄》于1994年12月22日在香港上映,仅取得1478万港元的票房,上映15天后便下线。导演陈嘉上给李连杰打电话致歉,但李连杰回应说:“不用道歉,这是我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我一点也没有后悔。”当时香港媒体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精武英雄》在海外市场大受好评,创下了1.38亿的票房。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对这部电影爱不释手,表示自己记得里面的每一个动作场景。这部电影被《时代周刊》评选为”最伟大的功夫片”。时间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价值,它逐渐成为功夫片的经典之作。 李连杰凭借《精武英雄》,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1998年他赴美国好莱坞发展,出演《致命武器4》中的反派角色。2002年,他主演《英雄》,成为首部票房过2亿的中国电影。2008年,凭借《投名状》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7年,李连杰创立公益组织壹基金,致力于慈善事业。 周比利在拍摄《精武英雄》后继续活跃在影坛。2002年,44岁的他再次回归拳击赛场,在香港擂台上战胜伊朗拳王。2003年,他又以KO方式击败泰国拳王。2007年后,周比利逐渐淡出影坛,移居加拿大,但仍坚持每天训练,并开设武馆教授拳击。 这部电影凝聚了两代武者的心血。李连杰用精湛的武艺诠释了陈真的英雄气概,周比利用真实的力量塑造了藤田刚的强悍形象。《精武英雄》代表了香港功夫片的一个新高度,它不再拘泥于民族仇恨,而是展现出了大国风范。影片中的每一场打斗,每一个动作,都成为后来功夫电影学习的典范。 那个拼命拍戏的年代已经远去,现在的动作片大多靠特效和替身完成。看完李连杰和周比利当年的敬业精神,你觉得现在的功夫片还能拍出那种真实感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精武英雄》的看法,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功夫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