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当歼-15T在福建号上被轻松弹射起飞的那一刻,俄罗斯的苏-33之梦终被我们实现。

当歼-15T在福建号上被轻松弹射起飞的那一刻,俄罗斯的苏-33之梦终被我们实现。而美国人,是否会怀念他们曾经的F-14舰载机呢? 说起2025年9月22日那天,中国海军正式放出消息,歼-15T这款舰载机已经在福建舰上顺利完成了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跟歼-35和空警-600一起,这三型飞机直接标志着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正式过关。福建舰从2024年5月开始海试,到现在才一年多,就已经搞定这些关键步骤,进度比很多人预想的快多了。电磁弹射这玩意儿,简单说就是用电磁力瞬间把飞机推出去,起飞重量能满载,不用像老式滑跃那样减油减弹药。歼-15T最大起飞重量33吨,装上大雷达、多导弹、满油箱,作战半径和火力输出直接拉满。这不光是中国海军的里程碑,还让老大哥俄罗斯的苏-33那点心愿,总算有人帮着圆了。 苏-33是上世纪80年代苏联从苏-27改出来的舰载版,1987年8月17日首飞,本来是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量身定做的重型拦截机。设计思路挺靠谱,继承了苏-27的空气动力学,机长超21米,空重18.4吨,最大起飞也33吨,能挂一堆导弹干高空高速目标。苏联当时雄心勃勃,想建一支航母编队,苏-33就是核心战斗力。可惜好景不长,苏联一解体,资金链就断了。库兹涅佐夫号是滑跃起飞的甲板,苏-33得减载才能勉强蹦出去,雷达功率打折,武器挂点少一半,作战效率直线掉。俄罗斯海军只造了24架,生产线一关就是几十年。现在库兹涅佐夫号出海都得靠米格-29K顶着,那机子是中型,起飞重量才22吨,火力跟苏-33没法比。俄罗斯海军的航母梦,本来就磕磕绊绊,2016年去叙利亚执行任务时,苏-33还因为阻拦索坏掉坠海一架,暴露出一堆老毛病。资金短缺、维护跟不上,库兹涅佐夫号修了8年还漏油冒黑烟,舰载机妥善率低得可怜。苏-33的梦想,说白了就是想让重型舰载机满载起飞,干翻对手,可俄罗斯自己卡在滑跃技术上,始终迈不过去。 中国这边,歼-15T直接接了这个棒。歼-15本来就是从苏-33原型机T-10K逆向出来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吃透了那套设计,但加了自己的电磁弹射适配。福建舰的电磁系统,能让33吨的大家伙轻松离轨,速度超250节,轨迹稳如老狗。海军消息说,这套系统跟多型飞机适配性好,回收时阻拦索也扛得住。俄罗斯当初卖技术时,还对我们仿制苏-33有点不乐意,现在看到福建舰海试视频,估计心里五味杂陈。苏-33的短板,中国全补上了,不光是技术,还得益于工业链条完整,从合金铸造到雷达集成,一条龙搞定。俄罗斯海军现在连重启苏-33生产线都放弃了,转头买印度订单的米格-29K凑合,妥善率还上不去。歼-15T这波操作,等于给苏-33正名,让重型舰载机的潜力真正发挥出来。 再看美国人,他们的F-14汤姆猫,曾经也是重型舰载机的标杆。F-14是1974年服役的,冷战产物,专治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双发发动机、可变后掠翼,翼展能调到19.5米,高空高速拦截无人能敌,AN/AWG-9雷达能同时跟踪24个目标。最大起飞重量也33吨,跟歼-15T和苏-33一个级别,挂AIM-54凤凰导弹,射程超百公里,够狠。可美国海军2006年9月22日就把最后一批F-14退役了,拉到亚利桑那州基地销毁,图纸封存,生产线拆光。为啥这么果断?成本高得离谱。每小时飞行费用超5万美元,维护更麻烦,液压系统漏油,翼盒拆解得几天,单价近3000万美元。冷战一结束,苏联没了,美国觉得威胁小了,F-14的拦截角色就多余。国防部和国会直接否了升级计划,转头推F/A-18E/F超级大黄蜂。那机子重量不到30吨,维护简单,每小时成本低一半,空对空空对地全能,还能多带几架上航母。F-14后期加了侦察和对地攻击,但跟F/A-18比,性价比差远了。美国海军当时自信满满,觉得全球无敌,裁军省钱理所应当。 现在回过头,美国人会不会有点后悔?F-14退役后,生产线供应商转行,工程师退休,钛合金工艺没人会了。想重启?门都没有。比方说F-22生产线都拆了,重启得砸几十亿,还得等8年,F-14年代更老,成本翻倍。去工业化这事儿,美国自己挖的坑,底特律厂房关门,军工基础弱了。海军现在主力还是F/A-18,性能稳,但重量小,雷达和挂载不如重型机。中国海军福建舰一出,歼-15T满载起飞,作战半径拉长,火力密度高。美国那边,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是先进,但舰载机阵容F-35C隐身是强项,可重型多用途还得靠F/A-18顶。伊朗还留着几十架F-14用着,美国自己早扔了。F-14的那些优点,像大雷达多导弹,现在歼-15T全有,美国海军评估威胁时,得重新算账。说到底,这事儿反映出海军航空的变迁。俄罗斯苏-33卡在经济和技术双重瓶颈,库兹涅佐夫号出海420架次就出大问题,海军梦碎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