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30年,马步芳来到甘州,以训话为名,将原冯玉祥部的旅长雷振邦等二百多人骗来缴

1930年,马步芳来到甘州,以训话为名,将原冯玉祥部的旅长雷振邦等二百多人骗来缴械后,让手下用大刀全部砍死于原甘州提督府东院,制造了震惊一时的血案。 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在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力量,兵力一度达到四十万,主要活跃在西北和中原一带。西北军起源于冯玉祥早年的部队,经过多次整编和扩张,成为对抗其他军阀的骨干。1930年5月,冯玉祥联合阎锡山等人组建反蒋联军,初期势头强劲,推进迅速。但随着战事拖延,反蒋联军逐渐陷入劣势。到9月中旬,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援助蒋介石,反蒋联军迅速崩溃。冯玉祥和阎锡山相继宣布下野,西北军随之瓦解,许多部队陷入孤立状态。雷振邦隶属于西北军雷中田部,驻扎在河西走廊的战略要地甘州。在西北军整体失败后,雷振邦部面临弹药短缺和外部压力,生存变得艰难。 马步芳出生于1903年,是回族人,甘肃河州出身,马麒的次子。他早年进入宁海军官训练团,毕业后逐步在宁海军中担任军官。马步芳家族本是清末地方势力,通过投靠清政府逐步获得实权,形成军阀基础。1926年,马步芳随父亲马麒投靠西北军,名义上受冯玉祥节制。但在中原大战期间,马步芳在父亲建议下,转而通电支持蒋介石,反对冯玉祥。这一举动让冯玉祥措手不及,因为西北主力已东调,无力应对西北内部变局。马步芳之前表现得十分顺从,让冯玉祥未起疑心。 1928年,冯玉祥派孙连仲部进驻西宁,马步芳通过定期运送物资慰问孙连仲部,赢得信任。他借机在青海扩军,组建了一个师,自任师长。孙连仲等西北军东调参与中原大战后,马步芳立即转向蒋介石阵营,背弃旧谊。马步芳野心大,将盘踞甘州的雷振邦部视为眼中钉。该部虽因西北军败北而实力减弱,但仍是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马步芳缺乏收编把握,同时急于向蒋介石献上投名状。铲除雷振邦部能消除潜在威胁,占据甘州并获取粮草资源,一举多得。 西北军在中原大战后四分五裂,冯玉祥脱离部队,开始隐居生活。西北军余部被蒋介石收编或消灭,西北军这一称呼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马步芳利用这一时机,巩固自身在青海的地位。他视西北军残余为障碍,计划通过行动向蒋介石示忠。雷振邦部在甘州孤立无援,弹药匮乏,无法有效求援。马步芳抵达甘州后,着手实施对该部的清除,以此扩大控制范围。 马步芳进入甘州后,派人通知雷振邦,邀请军官到提督府听训话,结束后提供酒肉招待。雷振邦知晓马步芳性情凶狠,召集亲信讨论对策。部下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这是陷阱不可前往,有人指出部队粮弹短缺需维持关系。雷振邦评估后决定带二百多官兵前往,希望通过谈判缓解危机。他认为数月前双方还属西北军同僚,最坏情况仅被缴械拘禁。官兵到达提督府门口,马步芳副官上前指出多人持械不宜。雷振邦同意,下令官兵卸下武器,交马步芳士兵暂管。 队伍进入东院,马步芳发出命令,大批士兵涌出将他们包围控制。马步芳事先布置外围士兵持枪戒备,大刀队进入人群实施砍杀。雷振邦等人赤手空拳,无法有效抵抗,大部分人陷入被动。军官先遭攻击,其余官兵随后遇害。惨叫渐止,包括雷振邦在内的二百多人全部死亡。马步芳下令泼洒煤油,覆盖血迹掩饰现场。这场屠杀使用大刀,避免枪声惊动外界,显示马步芳的狡猾。事件中,马步芳的手下执行彻底,现场尸骨堆积,血迹斑斑。 马步芳在这次行动中,暴露了其残暴本性。他不止于此,在后来统治青海期间,多次镇压当地民族反抗,使用部族灭绝手段,往往将整个部族杀光,仅留少数妇女供军官使用。老弱妇孺一律不放过,连幼儿也遭砍杀。马步芳的部队以宗教和宗法关系维系,军官多为其宗亲,控制严密。这种结构让马步芳能高效执行此类行动。雷振邦部覆灭后,马步芳进一步巩固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获取了该部的资源和地盘。 惨案传开后,西北地区震惊,马步芳的残暴名声进一步传播,人称“马屠夫”。雷振邦及其官兵,作为西北军成员,在中原大战后成为孤立部队,在无路可走时遭马步芳算计,全数丧生。马步芳借此扩大势力,占据甘州资源,背弃旧谊并杀害多人,其凶狠本质显露。事件后,马步芳巩固青海控制,继续扩张军力。西北军残余进一步削弱,马步芳向蒋介石邀功,获认可,提升地位。甘州居民流传惨案细节,马步芳部队清理现场,试图掩盖。 马步芳在1930年后,继续在青海掌权。1932年,他兼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并处理青藏边境事务。马步芳的统治以严厉著称,多次派兵镇压反抗,如在果洛地区征收税款引发冲突,导致上千人死亡。他垄断鸦片贸易,以禁烟为名大发其财。马步芳表面禁止赌博和饮酒,实际勒索赎金。西北诸马中,马步芳与兄弟马步青、马鸿宾、马鸿逵并称“西北四马”,但内部也存在争端。1933年,孙殿英试图进入青海,马步芳联合其他马家势力击退,维护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