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何说中美之间不愿意给对方台阶下?双方就算两败俱伤,也都不愿意给对方台阶下!其实

为何说中美之间不愿意给对方台阶下?双方就算两败俱伤,也都不愿意给对方台阶下!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中国之所以不给美国台阶下,也不是因为不给美国面子。而是因为中国从头到尾都把这一场博弈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一旦让步,那么这个后果非常严重。这不止是美国哦得寸进尺那么简单了,而是我们中国将来自主发展的主动权,很可能就会丧失。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的!

中美两国经贸联系起步于1979年建交,那时双边贸易额仅24.5亿美元,中国主要输出纺织品和农产品,美国则提供机械和技术。早期,中国出口数亿件衬衫勉强换取一架大飞机,凸显实力悬殊。改革开放后,中国工厂加速运转,贸易额逐年攀升,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已超800亿美元。2023年,这一数字跃至6640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出口手机和汽车达数亿件。2025年前三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2%,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5%。这些数据反映中国从跟随者转为关键玩家,美国自然警觉,推出“印太战略”拉拢盟友,试图重塑供应链,排除中国核心地位。

南海争端是中美博弈的缩影。2012年黄岩岛事件,中国渔船作业遭菲律宾拦截,美军舰艇介入,中国海警果断护渔,实际控制周边水域。2016年海牙仲裁庭裁决否定中国“九段线”,中国拒绝承认,坚持双边谈判。美国借“航行自由”名义,频繁派舰进入12海里,中国则加强巡逻部署。2025年,美国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赞扬菲律宾“顶住压力”。中国立场不变,主权不容侵犯,任何外部干预均无效。这场对峙不止领土问题,更是美国借盟友牵制中国区域影响力的手段,中国维护权益是为保航道安全和资源通道。

贸易战从2018年拉开帷幕,美国加征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针对钢铝和电子产品,中国对等反制大豆和汽车。2019年谈判僵持,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暂缓部分关税,中国承诺采购20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2025年,冲突升级,美国对华征收高达245%关税,中国9月出口总额达3286亿美元,对美下降27%,但对其他地区激增。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动稀土“232调查”,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发布六项公告,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美国汽车和国防企业供应链中断,福特等公司恐慌。这反映美国想卡中国脖子,中国则以资源优势回击,凸显博弈从贸易转向产业主权争夺。

科技战直击中国软肋。美国2019年禁华为使用美国技术,2022年发布先进计算出口管制,涵盖AI芯片。荷兰ASML受压,2024年吊销对华光刻机许可,中国中芯国际晶圆产量从每月5万片降至3万。2023年“芯片四方联盟”成型,日本、荷兰、韩国联手限售,中国转向国产EUV光刻机研发。2025年上半年,美国新增100%半导体关税,中国海关反制。华为麒麟处理器产量锐减,但本土替代加速,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常年全球第一。这些举措旨在将中国锁在制造业低端,美国担心中国5G基站超全球总和,新能源电池产能占七八成。让步等于技术脱钩,工厂停摆,数百万就业受冲击,中国几十年工业积累付诸东流。

中国制造业成就来之不易。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48万辆,占全球七成,手机出口2.5亿部,汽车480万辆。比亚迪等企业主导供应链,从电池到电机全链条自主。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领跑,特高压电网独步天下。这些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工人从月薪几百到如今大几千的转变,工厂从加班组装到创新设计。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一半中国造。美国不甘,推“芯片联盟”断供高端设备,中国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验室通宵测试,实现弯道超车。如果低头同意脱钩,产业升级中断,失业潮涌现,中国从世界工厂沦为加工坊,后果不堪设想。这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是自断臂膀。

资源争夺加剧博弈烈度。中国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90%,2025年9月出口4000.3吨,连续三月下降。美国国防武器超8万零部件依赖稀土,导弹和电池组装离不开中国供应。美国试图自建矿山,与澳大利亚签85亿协议开发矿产,但供应链仍依赖中国加工。2025年4月,中国推出稀土出口许可制度,美国企业恐慌,特朗普加征100%关税,中国则强调“依法审批”。这把稀土变战略武器,美国摆脱依赖需数年,中国话语权稳固。博弈本质是美国维持霸权,中国争取平等,中国不让步是为保资源安全和产业链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