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本没有一个明白人?答案很讽刺:日本海军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打不过美国佬。 山本五十六这个人一直被认为是那群人里头最清醒的,他在美国生活过,对美国工厂里的机器声和造船厂的规模都记得清清楚楚。 日本国内的推演结果也明确告诉大家,一旦和美国开战,撑过半年就算不错了。可明知道打不过还得硬上,这背后最大的推手,其实是国家已经被资源逼到墙角了。 日本一直都是资源少的岛国,干啥都得靠买石油和钢铁。可长期在中国和东南亚动手,钱和资源早就掏空了;美国带头联合英国和荷兰,直接断了日本的油路、钢铁和钱袋子,日军的飞机和战舰眼瞅着都快开不动了。 眼下还有条命,就得把希望寄托在还能抢的一处,那就是南方那些盛产石油和橡胶的殖民地。但这些地方又早被美国、英国等巨头盯死,要想动手根本少不了跟美国硬碰硬。 其实日本也不是没想过其他路子,北上跟苏联干一仗,结果直接被打了回来;跟美国谈判希望能让步,最后被自己军方的强硬态度全盘否掉。所有的退路一次次关上,日本只能把赌注全压在偷袭珍珠港和南洋扩张上。 军方内外,反对声音不断,但更激进、更固执的一帮人顶住了所有反对意见。就这样,珍珠港的行动被推了出来,带着全日本的资源梦想和国运赌局。 偷袭上了,场面看上去很体面,美国也确实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最重要的几艘航母没在港里,燃料库也没被伤及,这等于留给美国极快恢复的余地。结果美国彻底被激怒,把工业机器开到最大,陆续生产出数量远超日本的军舰和飞机。 仅半年后,中途岛海战又是一场惨烈对抗,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之后就是一步步被动,节节败退。与此同时,中国战场上的抵抗也从未停歇,日本长期消耗下,根本搞不定两线作战。 这一连串看似疯狂的选择,归根到底是资源枯竭和赌博心理在驱动日本走上绝路。明知道前路有坑,但没有退路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 原本以为临时的胜利可以换来一个对等的谈判,但很快发现美国不是好说话的,对手比想象得还要强硬。最终,这场早已有数的国家豪赌,不仅没能让日本摆脱困境,反而让它走得更快、更惨。 战争的代价让所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也让之后的日本不得不彻底反省过去的妄想和狂妄。靠侥幸去挑战远超自己实力的对手,结果只会让自己摔得更重,代价也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