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福大非遗劳作课开讲,中外学子手作体验“盏”亮校园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何丹莹

泥土在指尖流转,千年盏韵跃然眼前。10月30日下午,福州大学图书馆主办的首期“非遗大师劳作课”在福大・大梦智慧学习空间开讲。以“盏韵千年,匠心传承”为主题的课堂上,福建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美金、黄文勇两位建盏大师亲授技艺,近百名福大师生、中外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沉浸式体验建盏制作,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了一场非遗文化与大学劳动教育的精彩碰撞。

“图书馆不仅是藏书之地,更是文化育人的阵地。”福大图书馆馆长林林介绍,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学校精心打造“悦见非遗・文化福大”系列活动,将非遗传承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此次劳作课创新采用“听、看、做、读”四位一体沉浸式模式,引导师生从“感知非遗”到“传承非遗”,形成完整的育人闭环。

课堂上,深耕建盏技艺四十余年的黄美金大师,以自身经历讲述“金油滴”建盏从复原到创新的艰辛历程,用“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诠释工匠精神,引得现场学子频频点头;黄文勇大师则带来多件建盏实物展品,深入浅出地解读建盏的历史源流、工艺细节与美学价值,让大家直观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底蕴。

黄美金、黄文勇大师介绍建盏制作流程

在手作体验环节,学子们挽起袖子亲手揉泥、拉坯、修形,一步步感受泥土蜕变为器物的神奇过程。“原来一件建盏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既考验手艺更考验耐心!”一名参与体验的同学感慨,这次课程不仅学会了简单的建盏制作技艺,更在劳动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此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巴西等国的近三十位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参与,让非遗课堂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太神奇了!我要把亲手做的建盏坯体和今天的体验分享给家人朋友,让他们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名留学生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这场体验让他爱上了中国传统手工艺。

黄美金、黄文勇在课堂上分别指导留学生(朱玉凤/摄)

据了解,此次“非遗大师劳作课”是福大图书馆推动“五育融合”、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以劳育德、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未来,福大图书馆还将持续推出“非遗大师手作课”系列课程,进一步拓展非遗进校园的广度与深度,打造具有福大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青年学子的“活水源泉”。

审核: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