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这样玩消失了吗?”对话框里,代女士的追问无人回应。
那个令她崇拜的“军官男友”,已从网络世界彻底蒸发。
短短半个月,她从“爱情与面包双丰收”的美梦,骤然跌入双双落空的现实。
更让她追悔莫及的是,在警方的劝阻下,自己曾有机会及时止损,却因轻信谎言,亲手将所有积蓄和借款送进了骗子的口袋。
代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据调查,同一时期,多名女性遭遇类似骗局——
诈骗分子精心打造“军人”人设,专门瞄准女性群体,借“恋爱”之名诱导入虚假投资平台。
近日,浙江磐安县检察院通过立案监督,对这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中的“漏网之鱼”熊某依法提起公诉。

橙柿记者了解到,该案揭示了一种新型犯罪链条:以中年女性为目标的‘军恋’诈骗,犯罪嫌疑人甚至“面对面”进行现金交付,完成非法资金转移。
帅气男友主动充值6万
女子心动不已取出全部积蓄
2024年11月,代女士在短视频平台上,结识了一名自称“张某”的“现役军官”。
对方发来一张英俊的照片,每日嘘寒问暖,很快俘获了她的信任。

随后,“张某”抛出一个“内部投资渠道,稳赚不赔”的诱饵,并以“部队有纪律,不能亲自操作”为由,邀请代女士代为操作。
在“张某”引导下,代女士登录了一个名为“WCG”的“黄金投资平台”,目睹了惊人的“收益”数据。
代女士不免心动,“张某”趁热打铁,主动为她“充值”1万元试水,几天后又追加5万元。这份“慷慨”让代女士逐渐放下戒备。
“张某”随即提出,该平台只能使用虚拟货币USDT(俗称“U币”)进行交易,并介绍她与“U商”联系。
经过“张某”的不断游说,代女士取出全部积蓄,陆续通过熊某等人伪装的U商“兑换U币”并投入平台。
短短五天,平台“盈利”翻了一倍。
怀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和亲朋合伙欺骗来劝阻的民警
正当代女士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时,公安机关通过反诈平台发现,代女士可能存在被诈骗的风险,屡次上门劝阻。
但代女士早已被惊人的收益冲昏头脑,她甚至让亲朋配合欺骗民警,称取出大额现金是为了购买中药材或存放在弟弟处。
就这样,她一次次错过了及时止损的机会。
当代女士试图提现时,平台“客服”却要求她按照充值U币的方式先缴纳13万元“税金”。
她借钱缴纳后,账户依然无法提现。
再寻求“张某”帮助,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代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据调查,代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同一时期,多名女性遭遇类似骗局。
诈骗分子精心打造“军人”人设,专门瞄准四五十岁的女性群体,借“恋爱”之名诱导其进入虚假投资平台。
所谓的“高额收益”,不过是后台随意操控的数字。
而被害人“取现换U”时,实则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犯罪链条上的“洗钱工具”。
突破“零口供”
“车手”获刑!
代女士报案后,警方顺藤摸瓜,将目标锁定在与她线下交易的“U商”们。
2025年2月,磐安县检察院在办理李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时发现,李某曾帮熊某代取代女士的“充值”现金。
熊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却未被立案,随即向公安机关发出立案监督意见。
3月22日,熊某被抓获。
熊某并非真正的U商,而是诈骗团伙的职业取款人,俗称“车手”。
2024年11月,他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接触到这一“赚快钱”的门路:像“张某”这样的上游诈骗分子在聊天群中发布取钱订单,熊某接单后,根据指示冒充U商与被害人线下见面。

拿到被害人提供的一串虚拟货币充值链接后,熊某将等值的U币转至在被害人“名下”、但实际由诈骗分子控制的虚拟账户中。
最后,熊某以“兑换U币”为名向被害人收取现金,完成赃款转移。
每笔交易,熊某可获取现金额6%至7%的“佣金”。
熊某反侦查意识极强,每次与被害人见面都戴帽子、口罩,交易后立即删除联系记录。
面对“零口供”困局,办案组从电子数据、同案犯供述、被害人聊天记录等海量信息中梳理证据,构建起完整证据链。
经查,熊某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刑罚,在本案中又两次参与转移诈骗资金共计22万元,非法获利4600元。
在确凿证据面前,熊某最终认罪认罚,并退赃退赔。
最终,经检察机关起诉,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熊某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上游诈骗分子“张某”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