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湾局势升级!新华社连续三天发文点名,统一已是必选项!最近一个月,台海局势的变化

台湾局势升级!新华社连续三天发文点名,统一已是必选项!

最近一个月,台海局势的变化密集到让人目不暇接。

从吉林一号卫星清晰拍到台湾省阿里山、日月潭,甚至台北街头每个路口,到国家安全部罕见曝光“台独”分子详细信息,再到央视军事放出抢滩登陆实战训练视频,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明确信号。

而最重磅的,当属新华社连续三天推出的千字长文,署名“钟台文”的文章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各个维度,把台湾问题讲得明明白白。

可能有人没注意,“钟台文”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中央关于台湾问题评论员文章”的缩写。

接下来,标叔就带大家一起看看,新华社究竟说了些什么吧。

B三篇文章定乾坤

10月26日起,“钟台文”的三篇文章陆续发布,逻辑链条清晰到让人无法回避,一步步把台湾问题的核心和解决路径摆在台面上。

第一篇文章直接定调:台湾问题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它直接划清了界限,不管是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还是其他外部势力,台湾问题都跟他们没关系,这是中国民族弱乱时期留下的内部事,理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第二篇文章紧接着给出解决方案: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的利好。

说到底,不管是大陆民众还是台湾同胞,追求发展、稳定和繁荣都是本能,谁都想有尊严、有底气地活着。

文章详细阐述了统一后,台湾的经济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民生会更有保障,两岸同胞可以共享民族复兴的红利。

这不是空口承诺,而是基于两岸经济互补、文化同源的现实推导,毕竟台湾的很多产业依赖大陆市场,统一后的资源整合的红利,是任何“台独”分裂行径都给不了的。

第三篇文章则是铿锵有力的最终表态: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

讲历史可能有人不听,摆条件可能有人拒绝,但历史大势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这篇文章相当于给所有“台独”分子和抱有幻想的外部势力划下红线,统一是必然结果,任何试图阻碍的行为,最终都只会是螳臂当车。

这三篇文章连起来看,就是一套完整的“组合拳”:先把台湾问题的性质说死,再给出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最后亮明绝不妥协的决心。

这种“把话一次性说满”的方式,在以往并不多见,也恰恰说明,大陆在统一问题上已经不再有模糊空间,各项准备工作已经推进到了新阶段。

B全方位加速

新华社的三篇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最近一个月,一系列动作形成了呼应,从舆论、法理、军事、民生等多个层面,为统一铺路。

先看舆论和认知层面,除了“钟台文”的文章,吉林一号卫星的视角让所有人直观看到,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阿里山的植被、日月潭的湖水,甚至台北街头的红绿灯和车流,都清晰地出现在卫星画面里,这种“看得见的主权”,比任何口号都有说服力。

与此同时,大陆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不是简单的纪念,而是为了唤醒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让台湾同胞记得,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回归祖国的不易,强化“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认同。

在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方面,国家安全部的动作堪称“精准打击”。

以往对“台独”分子的批评多是原则性的,而这次直接曝光了具体人员的名字、照片、出生年月日和个人经历,把他们勾结外部势力、分裂国家的行径公之于众。

这种“实名实锤”的方式,不仅让“台独”分子颜面扫地,更传递出明确信号:“台独”分裂不是“口头抗议”就能过关的,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被记录在案,迟早要付出代价。

军事层面的准备更是肉眼可见的升级。

央视军事发布的抢滩登陆作战训练视频,让人看到了解放军的硬实力。

现在的登陆作战已经不是传统的“人海战术”,而是有人无人协同配合,无人机侦查、机器狗突击,在两栖环境中操作自如。

把这些画面公之于众,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打掉某些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老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让“台独”分子和外部势力看清解放军的战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他们的挑衅冲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围岛演习已经成为常态。

这种“常态化威慑”背后,是解放军对台湾海峡制空权、制海权的有效掌控,意味着一旦有需要,指令下达和执行将没有阻碍,台湾海峡已经成为解放军的“畅行区域”。

B岛内局势

这几年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不仅让两岸关系持续紧张,更让台湾民众怨声载道,反而从侧面加速了统一的到来。

民进党上台后,一门心思搞“去中国化”。

他们修改教科书,让台湾年轻人失去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勾结美国等外部势力,购买过时武器,把台湾变成“棋子”;搞“台独”分裂活动,导致两岸交流中断,台湾经济失去大陆市场的支撑,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

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经济停滞不前,物价上涨,这些都是民进党“抗中保台”口号下的真实景象。

台湾的军事实力与大陆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所谓的“不对称战力”,在绝对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与民进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郑丽文的出现,给两岸交流带来了新的可能。

郑丽文当选后,第一时间向大陆释放积极信号,明确表示愿意访问大陆,推动两岸交流。

更重要的是,她公开支持“九二共识”,自豪地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相当于给大陆递上了“投名状”。

国台办很快回应了这份善意,表示愿意加强两岸高层往来。

国民党这些年之所以支持率下降,就是因为立场不坚定,甚至出现“暗独”分子,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

而郑丽文坚持“九二共识”、主张两岸交流,恰恰迎合了台湾民众对和平、发展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明白,“台独”没有出路,只有与大陆交流合作,台湾才能有未来。

B历史大势不可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祖国统一是客观规律,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必然结果,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党的主观愿望,而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大势。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有能力、有条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更重要的是,统一是民心所向。

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

大陆民众渴望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也希望过上稳定、繁荣的生活。

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分裂行径,违背了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遭到了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反对。

而大陆推出的惠台政策,让台湾同胞切实感受到了温暖,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选择来大陆发展,寻找机遇。

可能有人会说,和平统一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民进党当局不会轻易放弃,外部势力也会继续干涉。

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历史大势。

标叔个人认为,新华社连续三天发文,其实是在提醒所有人:统一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基于历史、法理、实力和民心的必然结果。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不断推进,统一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