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危言耸听,现在是到了俄与北约摊牌的时候。实际上,俄罗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这场地缘政治较量,可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美西方真的想掐住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命脉,俄罗斯一定会做出最激烈的反应。因为俄罗斯不是伊朗。 说实话,这话听着有点吓人,但看看最近的动静,你就知道不是空穴来风。2025年10月下旬,俄乌冲突已经拖了三年多,本来以为会慢慢消停,结果反倒越闹越大。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推进速度不慢,控制了乌克兰东部大片地盘,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到10月21日,俄罗斯实际掌控乌克兰领土的19%。这不是小打小闹,北约那边也坐不住了,德国情报头子马丁·耶格尔直言,俄罗斯如果觉得必要,不会回避跟北约的直接军事对抗。10月14日,德国媒体报道了这事儿,强调莫斯科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北约最近还通报,说俄罗斯飞机多次入侵波兰和爱沙尼亚空域,虽然被挡住了,但这种试探性动作频率高得让人脊背发凉。立陶宛大使在10月23日的CNN报道中也点明,俄罗斯就是在测试北约的底线。要知道,北约秘书长在华盛顿的讲话里反复强调,对乌克兰的军援是防线,不能让俄罗斯觉得有空子钻。 俄罗斯这边呢,明显在加码。普京10月下旬去了顿巴斯前线,听取战况汇报,这不是摆拍,俄罗斯媒体和克里姆林宫官网都放出了消息,强调部队推进顺利,尤其在顿涅茨克地区,乌克兰部队只剩五分之一控制区。普京的信号很清楚:战争没完,俄罗斯要拿下整个顿涅茨克州,甚至推进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跟早期吞并克里米亚的套路类似,但规模大多了。国际危机组织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从2022年2月以来,在顿巴斯控制区从36%涨到现在近80%。乌克兰那边呢,靠着西方援助勉强顶住,但前线消耗巨大,10月22日俄罗斯还搞了一次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打击,波及幼儿园,这事儿国际社会谴责声一片,可俄罗斯没松口。普京的逻辑很简单:不解决东部威胁,战争就没尽头。 更要命的是核方面的动静。10月22日,普京亲自通过视频监督战略核力量演习,克里姆林宫新闻稿说得很详细,陆海空三军全覆盖,地对地导弹从堪察加半岛发射,海基鱼雷在巴伦支海模拟,图-160轰炸机从远东起飞测试巡航导弹。整个响应时间缩短到三分钟以内,还包括布列韦斯特尼克导弹的万公里飞行验证。CNN和美联社都报道了,这不是常规军演,而是直接针对北约的威慑。普京在讲话中重申,俄罗斯核武库全球最强,三位一体体系实战投射没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搞?因为北约也在10月25日开了年度核演习,记者首度获准观摩,NPR报道说这是为了展示决心,避免俄罗斯觉得有机可乘。俄罗斯还测试了新型核载导弹,普京10月26日在CBS新闻中确认,这玩意儿号称“无敌”,北约叫它天坠导弹。想想看,两边核演习几乎同时进行,这搁谁身上都得紧张。俄罗斯的打算很明确:做了最坏准备,万一北约真插手,核选项就摆桌上。 能源这块儿,更是火药桶。西方从2022年起就瞄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因为这占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头,九成以上靠卖能源。2025年9月,俄罗斯化石燃料出口收入日均5.46亿欧元,比8月还低4%,这是创埃尔多安能源研究中心的月报数据。10月23日,美国直接制裁了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这俩是俄罗斯油气巨头,占全球原油五分之一份额。财政部公告说,这是针对“战争自动取款机”,目的是掐住莫斯科的钱袋子。欧盟第十九轮制裁跟进,禁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英国和G7也加码, tanker船队开始回避俄罗斯油轮。结果呢?油价波动大,布伦特原油跌了25%,印度进口成本直线上升。CNN分析说,特朗普政府有空间这么干,因为全球油市有3.5百万桶/日的盈余,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是这样。但俄罗斯不是吃素的,出口量没少,9月海运原油25百万吨,一半以上走G7船队规避制裁。 这局面,摊牌味儿越来越浓。特朗普和普京的峰会本来定在10月21日,讨论冻结前线,但俄罗斯拒绝停火,华盛顿邮报10月18日爆料,普京要求乌克兰让出顿涅茨克全境,这对乌克兰是灾难。路透社说,峰会搁浅后,俄罗斯导弹雨下得更猛。北约议会10月11日警告,别急着和谈,得加强反俄策略。俄罗斯空军入侵北约空域次数激增,SLDinfo 10月18日报告,这是秋季最危险发展,潜在擦枪走火风险高。乌克兰防务部(不是什么国防部,台湾地区那边也类似)报告,俄罗斯Shahed无人机夜袭仓库,碎片满天飞。欧洲大陆核阴影笼罩,普京任期到2030年,他继续推军工,导弹工厂焊花四溅。西方想掐能源命脉?俄罗斯的回应会是全方位的,从黑海护航到核演习,再到亚洲绕道。这不是伊朗式的被动挨打,俄罗斯有底气,也有狠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