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来自AI)
时隔十年,上证指数再次突破4000点。这应该是牛市了。但是这个牛市十分尴尬。首先,4000点只热乎一天就失守。另外,这并不是普涨牛,而是局部牛。很多股民的持股价格仍在2700点,而部分板块和个股却翻了数倍。
4000点着实有点尴尬。特别是上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更是4000多只下跌。
纵观这轮牛市,从2024年9月开始的一轮普涨,到2025年1月分化。这段时间其实是A股的估值修复。因为2024年6-9月之间,持续单边下跌,很多板块跌破净值,有巨大的修复预期。
当估值修复后,2025年1月,板块开始出现分化。之前炒高的科技板块回调,红利板块反弹,医药板块反弹,银行则一直反弹7月。但是到了5月之后,光伏、新能源反内卷,算力、芯片、CPO、PCB、机器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在一季度财报巨大利好、科技行业新消息的刺激下,开始新一轮的上涨。
这一涨就是半年时间。这期间,可谓是科技赛道板块的大牛市。一些算力股,几个月翻了四五倍。同时,板块也交出了非常好看的财报,比如,PCB行业三季度财报基本上利润翻倍,算力芯片也扭亏为盈,利润大增。
股价翻了数倍,业绩也在大幅增长。这体现出,这一轮科技牛市的基色是国产科技替代、AI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潮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所以上涨是有基础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赛道股经历了数倍的上涨后,个股业绩还能否维持如此高速增长?正如,2021年的光伏、新能源,仅用8个月,就冲了好几倍,10倍股比比皆是。但是接下来这两个板块,迎来的却是产能过剩,价格战,从利润持续翻倍到减少,再到整体亏损。于是,股价从2021年底的最高位跌了4年,直到2025年4月才在反内卷的政策刺激下反弹,整体跌去90%。
曾经这两个板块也是机构抱团最热,后来基金大面积亏损,至今很多基金仍然未能回到最初净值。
目前,科技赛道仍然是机构抱团核心,许多算力芯片、CPO光模块热门股的机构持仓比例极大。如果后续业绩无法保持高速增长,股价也同样会面临巨大的回撤,而机构重仓又会导致巨大的下跌动能。
在上证4000点之际,数一数各大板块,还有没有价值相对较低的呢?如果你能找出来,并提前埋伏,我相信后续资金必然会流向这些板块。现实的情况在于:
科技“小登”在上文已经分析过。基本上全都翻了数倍,业绩翻倍,后续如果业绩无法维持高增长,股价就很难维持。
传统“老登”板块业绩集体下滑,比如,曾经稳健增长的水电板块,业绩两个季度全面下滑,这是曾经熊市里一直上涨的选手,业绩也一直上涨。
消费板块,白酒、零食等更是惨不忍睹,在通缩的影响下,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利润也大幅下降。
当前深入研究每个板块的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是重中之重。比如,光伏、新能源的业绩反转是否能成功?底部反弹了60%,是否还能继续反弹?
消费板块,什么时候迎来业绩拐点?创新药涨了90%,又回调了30多个点后,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能源金属、有色当前贵不贵?科技互联网、AI软件是否受益于AI,业绩将迎来爆发?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而我每天都在研究这些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每天也都在知识星球-磐石论股上与球友们分享。你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