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 “激素” 泡大的?其实这种虾才是 “问题虾” 菜市场里的罗氏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 “激素” 泡大的?其实这种虾才是 “问题虾” 菜市场里的罗氏虾肥得流油,基围虾鲜活乱跳。 不少人拿起又放下,心里犯嘀咕:这虾长得这么好,是不是被 “激素” 泡大的? 吃了会不会影响身子? 其实这都是江湖传言,真正藏着隐患的,是另一种看似无害的虾。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其中的门道,让大家吃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 “激素虾” 的谣言。 现代养殖技术里,给虾喂激素纯属得不偿失。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虾的生长周期本就不长,罗氏虾从育苗到上市只要三个月,基围虾更短,两个月足矣。 激素这东西价格不菲,给虾投喂不仅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虾苗大量死亡,养殖户才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从中医角度看,虾性温味甘,属 “发物”,但这和激素毫无关系。 真正影响虾的品质的,是养殖环境和喂养的饲料。 再说,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里,对水产品的激素残留有着严格管控,正规市场流通的虾,经过抽检合格后才会上市,大家根本不用过分担心。 那真正的 “问题虾” 是什么? 答案是变质虾和污染虾。 去年广东就发生过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三十多人吃了市场上买的 “隔夜虾” 后,上吐下泻,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这类变质虾最会伪装,表面看起来可能只是颜色稍暗,实际已经滋生了大量细菌。 中医讲 “饮食不洁,脾胃受损”,变质虾里的细菌、霉菌会直接攻击脾胃功能,导致运化失常,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现代医学也证实,变质虾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繁殖速度惊人,食用后几小时就会引发中毒,严重时还会损伤肝肾。 另一类 “问题虾” 是污染虾。 工业废水排放、农田农药残留,都可能让养殖水域受到污染。 这些虾在污染环境中生长,体内会富集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2023 年某环保组织的检测报告显示,部分污染水域的虾,体内铅、汞含量超标三倍以上。 中医认为,重金属属 “浊毒”,长期蓄积在体内,会损伤脏腑气血,导致身体乏力、面色暗沉等 “虚证”。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长期食用重金属超标的虾,会影响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对老人和孩子的危害尤其明显。 那该怎么分辨 “问题虾”,选到放心虾呢? 教大家几个实用招数。 一看外观,新鲜的虾外壳鲜亮有光泽,虾须完整,眼睛清澈不浑浊。 如果虾壳发暗、虾头发黑脱落,大概率是不新鲜了。 二闻气味,新鲜虾有淡淡的海水味,若闻到酸味、臭味,直接 pass。 三摸手感,新鲜虾肉质紧实有弹性,按压后能快速回弹,若手感黏腻、软塌塌,就别买了。 从中医养生角度,选虾还要看体质。 体质偏寒的人适合吃罗氏虾、基围虾,能温补阳气;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吃,可搭配冬瓜、薏米等凉性食材一起烹饪,平衡寒热。 最后总结一句:罗氏虾、基围虾不是 “激素虾”,大家不必恐慌。 真正该警惕的,是变质虾和污染虾。 买虾要选正规市场,认准新鲜体征,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 吃得放心,才能真正享受虾的鲜美和营养。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1
2025-11-02 11:03
在饲料中添加激素,池中虾肯定是激素虾,哪有一个大水池里养成百上千斤网箱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