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荷兰总统正式宣布 10月31日荷兰安世在次确认向中国东莞工厂断供晶圆,理由是其子公司未遵守合同付款条款。安世表示, 早在10月26日其晶圆供应已暂停 。安世此次断供的背景是荷兰当局于9月30日 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全球资产,并罢免中方高管张学政 。作为反制,中国商务部于 10月4日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华生产的特定成品元器件 。 面对安世断供安世中国迅速展开应对,推进本土供应链替代方案, 明确表示员工有权拒绝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 。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关键信息,荷兰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国王,并无“总统”这一职位,此表述存在常识性误差。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荷兰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以超330亿元收购,这是中国半导体史上最大规模收购案。 张学政并非被荷兰当局直接罢免,而是因管理层内部分歧失去职权。他推动解聘部分高管时,反被首席财务官、首席法务官等人联手推翻。 荷兰冻结资产的核心矛盾,是要求安世成立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涉及技术转移、海外投资等20类事项,闻泰科技认为此举损害控制权。 所谓“付款条款”更像表面理由,真实背景是美国施压下的技术博弈。2023年美荷日达成协议,荷兰已限制阿斯麦设备对华出口。 东莞工厂承担着安世70%的封装测试业务,断供导致约三分之一机器停工,工厂不得不实施“上四休三”的生产安排。 安世80%的晶圆来自英西工厂,却高度依赖中国产能,这种“欧洲技术+中国生产”模式本是互补共赢,如今陷入僵局。 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管制精准有力,安世在华生产的特定元器件无法出口,直接影响其全球供应链完整性与市场份额。 安世中国的应对绝非被动等待,本土企业已迅速响应。芯联集成透露,安世车载MOS产品约90%可即时实现国产替代。 对于剩余10%的产品,芯联集成正协同设计公司进行优化调整,小信号功率器件等50%产品也能实现高比例替换。 国内终端车企和系统公司已主动与本土芯片企业对接,大量替代订单的认证与导入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荷兰法院的资产冻结令有效期为一年,中国出口管制也无明确解除时间表,双方的僵持正倒逼国产供应链成长。 安世部分高管曾积极推动向欧洲出售股权及海外上市,其个人利益考量与企业发展方向的冲突早已埋下隐患。 荷兰政府要求安世内部网络中欧完全切开,这种过度干预违背市场规律,也让安世难以获得荷兰半导体联盟协会认可。 安世中国明确员工有权拒绝非法指令,既维护了企业治理底线,也展现了中方在合规框架下捍卫权益的坚定态度。 短期看断供确实带来阵痛,但长期而言,芯联集成等企业已具备规模化承接订单能力,国产化进程被显著加速。 这场博弈让更多人看清,核心供应链自主可控才是硬道理,任何外部施压都挡不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前进的步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