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李显龙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表示,据预测,印度经济终有一天会赶上中国,甚至超越

李显龙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表示,据预测,印度经济终有一天会赶上中国,甚至超越中国,这是因为印度经济还很年轻,而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萎缩。 印度的十四亿人口里有近六亿劳动力,而且每年新的年轻人还在不断增加。刚听起来让人觉得市场巨大,不过制造业的实际表现让人不太乐观。 印度工厂少,能提供的工作更是有限,很多年轻人只能干临时工或者跑腿的杂活,收入低又难有成长空间。 即使人才多,但在技能培训、识字率这些基础环节上,印度还没解决好,大批年轻人没法变成真正的技术工,也就很难撑起制造业。 虽然中国劳动力总量在减少,可年轻工人的质量越来越高,全国有大量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学生也特别多。 中国制造业覆盖面广,工厂里的年轻人不仅懂得使用高端仪器,互联网、新能源这些新兴领域也聚集了一批高学历人才,他们逐渐把中国推向了“靠智力挣钱”的新路。 外国投资选择地方也不是光看人口,印度虽然劳动力足,但土地分散、工厂审批慢,港口周转更是拖后腿,效率赶不上中国。 外企在印度办厂时遇到障碍多,哪怕想引进先进设备,也可能因为管理或劳工纠纷被拖住脚步。2023年印度吸纳制造业外资数量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而中国在高效物流、完善产业链和靠谱技术工人等方面表现出色,不仅留住了外资,还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布局高端产业,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制造正往产业链高地发力。 印度农村人口占比很高,年轻人进城打拼,结果因为公共服务和户籍限制,往往成了城市的“游民”,没法稳定下来,自然也培养不出一技之长。 而中国城镇化已经走到前列,农民工培训覆盖面大,技能提升快,许多农村出来的年轻人扎根城市,收入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也在缓慢增加,这种渐进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厚实的底气。 数字经济方面,印度用户规模很庞大,但农村网络覆盖不足,网速也跟不上,很多人只是拿手机娱乐。中国在数字化基础上走得远,无论是移动支付、5G还是产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直播创业这些新玩法让中国经济更加灵活,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得紧密,推动中国不断升级。 外面看着中印两国的经济比拼,其实并不是谁人口多谁就厉害。印度年轻人很多,但缺乏技能和经验,难以转化为实力。中国虽然面临劳动力变少的问题,可勇于用技术和培训提升工人水平,产业链也越来越强大。 两国各有短板,各有机会,但现阶段中国的转型更加稳扎稳打,优势不只是体现在人口上,更在于把人变成有用的生产力。 无论印度还是中国,谁都得在技术、教育、产业环境上继续加码。人口只是基础,真正比拼时还得靠制度和创新。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
2025-11-01 15:37
我觉得坡县被中国鸟都不鸟,而破县一直在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