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隐匿收款码、“退役”网约车再上路重庆交通执法揭穿非法营运“伪装术”

非法营运车辆为牟利花样百出,不仅试图用“日常”收款码掩盖非法交易,更有已“退役”的网约车心存侥幸重操旧业。10月31日,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三支队在持续开展的非法营运及网约车违规运营专项整治行动中,精准查处两起典型案件,揭穿了违法者的层层“伪装”,有效维护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警惕“空壳”挂靠陷阱莫让非法营运披上“合规”外衣

9月29日晚,执法人员在S63秀松高速梅江收费站例行检查中,一辆贵D籍非营运轿车载着4名学生模样的乘客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经询问,乘客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驾驶人张某,约定以每人70元的价格前往重庆秀山、贵州松桃甘龙。进一步调查执法人员还发现了张某随车携带的印有固定线路和联系方式的揽客名片,其从事非法营运证据确凿。

面对询问,张某辩称车辆已在公司“挂靠”,相关资质“正在办理”。然而核查发现,该所谓“挂靠”公司并未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属于无效辩解。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掩盖非法营运收入,张某特意使用自家小卖部的个人收款码收取车费,企图用“日常小额消费流水”的假象干扰执法视线。最终,张某因“未取得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被依法处以5000元罚款。

“预约出租转非”非护身符退役网约车营运即属违法

前期,执法人员通过筛查历史非法营运车辆通行数据,锁定一辆渝B籍车辆存在重大嫌疑。数据显示,该车登记使用性质已转为“预约出租转非”(即从网约车营运性质转为非营运),9月以来频繁通行于重庆中心城区与万盛经开区高速,行为异常。

10月13日,执法人员收到该车再次驶入高速公路的预警信息后,立即在万盛多个重点收费站布控。上午10时许,目标车辆在万盛西收费站下道时被精准拦截。经查,该车驾驶人周某通过线上联系和线下招揽的方式,搭载3名乘客并约定将收取40至50元不等的乘车费用。被查获后,周某后悔地表示:“原来是网约车,才达到年限退出经营,以为不会被发现……”执法人员对其进行相关法规的普法教育,并依据《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对其非法营运行为处以5000元罚款。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行拒乘非法营运车辆

今年以来,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三支队始终保持对非法营运及网约车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通过“定点检查+动态巡查”“大数据分析+现场核验”查处非法营运案件80余起。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在此郑重提醒广大从业人员及市民:

1.认清资质是关键。从事网约车经营,必须实现“平台持证、车辆持证、人员持证”。任何形式“挂靠”或“资质正在办理”都不能成为非法营运借口。

2.伪装难逃法网。使用个人收款码、变换支付方式等手段,无法改变非法营运本质,大数据执法监管下任何试图隐匿违法行为的手段终将徒劳。

3.“退役”非“免责”。车辆由营运性质转为非营运性质后,严禁再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一旦查实,将依法严处。

4.选择合法交通工具。非法营运车辆安全无保障,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合法权益难以维护。要通过正规平台预约、注意观察车内是否有营运标志等方式来辨别。如发现疑似非法营运行为,请积极通过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渠道进行举报,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