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回应是真刚!在国民党新任副主席萧旭岑会晤我们的国台办主任,被民进党扣帽子声称这是

回应是真刚!在国民党新任副主席萧旭岑会晤我们的国台办主任,被民进党扣帽子声称这是所谓的“领旨”之后,萧旭岑出来回应了!萧旭岑表示,国民党推动两岸和平和解,符合绝大多数台湾人利益,近九成民意支持两岸维持沟通管道。民进党这些政客没本事维持台海和平与两岸关系,又阻止国民党守护台湾人利益,是在扯台湾人后腿,对不起台湾人。 民进党这次攻击的由头是萧旭岑以国民党候任副主席身份在天津与国台办主任宋涛的会晤。这场会晤本身聚焦的是两岸共同福祉。   宋涛主任在会见中强调要铭记历史、守护共同家园,并指出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党应加强交流合作,共促国家统一。   萧旭岑也明确回应,台湾民众已经厌倦了“抗中保台”的把戏,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理应通过加强合作来共创民族复兴伟业。这番对话展现的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期盼。   民进党却刻意忽视这些积极内容,只会用“领旨”这种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词汇进行污名化攻击。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对两岸和平发展事业的无力感。他们拿不出任何能有效降低台海风险的实际方案。   当国民党方面通过民间渠道积极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和文化认同时,民进党当局反而千方百计地阻挠和限制。例如,赖清德推出的“17条”策略,就在台湾社会制造了严重的“寒蝉效应”,让许多民间团体和普通民众对前来大陆交流心存顾虑。   萧旭岑带领“大九学堂”的台湾青年学生到山东参访交流时,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民进党就是害怕台湾年轻人亲眼看到大陆的真实发展状况。   因为当台湾青年亲身感受到大陆高铁的先进、科技的进步,体验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并认识到两岸历史的紧密联结后,那些“抗中”的谎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民进党之所以极力阻挠,正是担心其操弄两岸对抗的政治基础崩塌。   萧旭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民进党当局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的“赖17条”,其最大危害就是公然推行“新两国论”,这明摆着是要走“台独”路线,而“台独”只会严重危害台海和平,完全违背台湾人民的利益。他用“险”字来形容当前的两岸关系,认为若不悬崖勒马,两岸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岛内的主流民意清晰地站在和平交流这一边。有影响力的民调显示,有近九成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   在“赖17条”出台后,也有民调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此表示反对。超过五成的台湾民众担忧战争,近七成的人不希望两岸走向兵戎相见的局面。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要和平、要交流、要发展,才是台湾社会真正的主流心声。民进党那种对抗性的政治操弄根本不得人心。   萧旭岑在山东曲阜参加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时曾深刻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基础,像孔子思想、宗教信仰(如台湾众多信众信奉的东岳大帝)这样的文化联结,是任何政治力量都切不开、割不断的。   他通过带领台湾青年实地走访泰山、曲阜孔庙,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这种基于共同文化和民族情感的联系,远比民进党那些短视的政治算计更有生命力。   民进党不仅对两岸交流成果视而不见,甚至还试图篡改历史。其秘书长徐国勇曾公然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声称“没有台湾光复节”。   这种基于“台独”史观和“媚日”意识形态的言论,不仅对不起为抗日牺牲的台湾先贤,更是对历史的公然亵渎。   萧旭岑等人对此进行了严厉驳斥,强调台湾光复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再到日本投降书,国际法律文件明确确认了战败的日本必须将台湾、澎湖归还中国。否认这一点,就是连自己的根本都丢掉了。   当大陆高校师生团赴台交流,有学生因表达祝贺“中国台北队”夺冠而遭到民进党政客无端攻击时,萧旭岑坚定地站出来回击,明确指出“两岸不是两个国家,台湾和大陆地区属于一个国家”。他呼吁民进党不要再毒害台湾社会,强调真正的台湾人是接纳大陆同胞的。   萧旭岑对民进党的强硬回应,完全基于台湾的主流民意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他看透了民进党“自己做不到,也不让别人做”的阴暗心理。   民进党种种阻挠两岸交流的行为,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福祉和发展机会。两岸的和平稳定与融合发展是历史大势,是任何政治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民进党若继续逆流而行,只会被台湾民众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