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石破茂说,如果战争爆发日本不会赢甚至可能不复存在,日本两次侵华都是为了掩盖国内的

石破茂说,如果战争爆发日本不会赢甚至可能不复存在,日本两次侵华都是为了掩盖国内的焦虑,现在又有人在鼓吹第三次,今天的日本依然没从那场战争中真正醒来,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凭热血打天下的国家了,日本如果继续走现在这条路,将重演历史悲剧,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是用来避免重演的!   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让石破茂这样的政治家也束手束脚。自民党内部的保守派势力特别强大。麻生太郎和高市早苗这些人一直在阻挠对历史的正视。   石破茂原本计划发表战后八十周年谈话。结果在保守势力压力下愣是没搞成。最后只能考虑用个人名义发表个“见解”。还迟迟找不到合适时机。   更讽刺的是日本战败日当天。他们的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居然去参拜了靖国神社。石破茂本人虽然没去。但也以自民党总裁名义送了祭祀费。靖国神社里供奉着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这种举动亚洲邻国看了会怎么想?   石破茂他爸石破二郎曾经在战时去过印度尼西亚。老爷子生前审批文件时特别较真。不允许下属把“败战”写成“终战”。这种对历史的诚实态度似乎传给了石破茂。他多次强调要从败战中汲取教训。而不是用“终战”来模糊事实。   但光有认识不够。得拿出实际行动来。中国外交部说得挺明白。光是嘴上说反省不行。得用行动体现对侵略历史的道歉。这事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关系到日本在亚洲的形象。   现在的日本确实处在十字路口。石破茂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日本已经不是那个能靠热血打天下的国家了。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日本现在的军工体系连自保都勉强。防弹衣居然能卖到两万美元一套。这种状态下怎么敢言战?   中国经济实力早已远超日本。军事实力也不在一个量级。当中国在测试第六代战机时。日本有些人还活在零式战斗机的旧梦里。这种认知差距比装备差距更可怕。石破茂看到了这点。所以他焦虑。   日本产业节节败退的现实也很能说明问题。从家电到半导体。从汽车到人工智能。日本企业在中国对手面前几乎全面溃败。这种经济基础上的动摇。让任何军事野心都成了空中楼阁。   石破茂还提到民主制度拖后腿的问题。日本国会还在为预算争吵不休时。中国的航母编队已经在西太平洋常态化巡航了。这种决策效率的差距。确实让日本精英们感到焦虑。   日本真正该担心的不是外部威胁。而是内部问题。少子化让自卫队招不到兵。国债规模超过GDP的260%。这些结构性问题可比导弹防御系统难解决多了。石破茂的警告其实是在为整个国家的生存危机拉响警报。   德国用忏悔赢得了尊重。日本却总在狡辩。这种外交智慧的差距可能比军事实力差距更致命。再先进的战机也载不动沉重的历史罪责。   石破茂的外交立场确实比较复杂。他曾经反驳过“中国威胁论”。认为日本需要为过往向中国道歉。但他也窜访过台湾地区。还鼓吹过建立“亚洲版北约”。这种矛盾性格正反映了日本政治精英的困境。既知道离不开中国这个市场。又想依附美国来制衡中国。   石破茂在自民党内一直是个“异类”。他曾经因为支持政治改革法案而被自民党停权处分。还公开批评过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这种“与多数相悖的DNA”让他始终难以在党内获得广泛支持。   日本民众对政治的不信任也是石破茂面临的难题。他在辞职时承认。没能消除国民对政治的不信任是他最大的遗憾。自民党的黑金丑闻和旧统一教会问题让日本民众对政府充满怀疑。   在国际舞台上。日本的位置也越来越尴尬。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对日本施压会更加强硬。石破茂想推动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但在美国战略压力下很难有所作为。   历史认知的扭曲是日本最致命的问题。一边篡改教科书。一边又幻想邻国会宽容对待自己的军国主义基因。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策略连幼儿园小朋友都骗不过。   石破茂的反思确实有积极意义。但光靠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国家的走向。日本需要像德国那样彻底反省历史。才能真正赢得亚洲邻国的谅解。   日本现在最该学习的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如何当一个正常国家。明治维新以来靠赌国运崛起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当中国的复兴号列车时速突破350公里时。日本还在修缮明治时代的老铁轨。这种发展速度的对比比任何军事对比都更能说明问题。   石破茂的演讲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悼词——为那个靠赌国运崛起的日本。也为那个拒绝反思的日本。希望日本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才是对亚洲和平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