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校课题造假产业链!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当高校把横向课题经费变成硬指

高校课题造假产业链!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当高校把横向课题经费变成硬指标,一场荒诞的“金钱游戏”就这么开演了。老师自掏腰包找企业走账,中介明目张胆撮合造假。 50万课题老师只需出5万,企业分期转账循环报销,连验收表、效益报告都能打包搞定,还吹嘘“7年零泄密”。更痛心的是艺术、小语种这类鲜有企业需求的专业,老师照样得扛考核,学校心里其实很明白。 表面上是老师被逼无奈,根子却在评价体系的歪路上。普通二本院校拿不到纵向课题,只能把横向经费当“政绩KPI”。 学校要“申硕申大”,就得凑课题数、刷经费流水,老师自然成了买单的人。就像熊丙奇说的,这和高校批量引进“水博”没啥区别,都是为了指标搞的弄虚作假。 更可怕的是这种造假正在形成恶性循环,中介靠制造“升副高才敢生孩子”的焦虑拉生意,老师为保绩效被迫借钱“买课题”,学校拿着虚假经费数据对外宣传,最后把学术诚信的底裤都扒光了。去年浙江财经大学专项整治科研经费,就查出不少横向经费虚开发票、利益输送的问题,说明这事早该管了。 靠造假堆出来的“科研政绩”迟早会塌,别让好好的老师被逼成“演员”,更别让高校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信息来源于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

脸颊萌脸描椰
脸颊萌脸描椰 14
2025-11-01 18:33
我在高校工作过,用一个字形容这个领域:低配版国足。

风萧萧 回复 11-17 22:37
我还在高校这三寸的黄泥地。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9
2025-11-02 06:15
我这也这么搞!哎!都习惯了!
真理永恒
真理永恒 9
2025-11-21 21:12
解释现象都是辩证法过去的求知过程(分析归纳得到不变现象/知道/公理/本体),不是理论应用/未来,理论(公理)也永远不可能证明。理论应用只有预测新现象。让骗子们用他的伪理论预测新现象,他们只能去哭。当然,精度不确定都不是确定性新现象。
doudou
doudou 8
2025-11-01 23:10
听说很多这么搞 这算不算集体造假?
真理永恒
真理永恒 3
2025-11-21 21:1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是绝对诚实的自然。人的欲望目的没有尽头,真有人逆天要重写宇宙规则!!!,,没有辩证法,能发现骗子吗?
真理永恒
真理永恒 3
2025-11-21 21:12
公然祸害必然真理/瞎编或然直觉伪科学/精致名利(抢粥),哪有半点科学与家国情怀??(美国当然粥更多,20元奖金他会咋想?)……精致利己主义的杰出楷模!
pang胖华电计算机
pang胖华电计算机 2
2025-11-02 09:13
全国高校这么搞已很多年了,教授晋升了,学校流水政绩有了,中介费用赚了,杂志论文登了,最后是国家经费亏了
真理永恒
真理永恒
2025-11-21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