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网讯“以前的救生衣又大又沉,作业时根本没法穿。现在有了新款船用救生衣,轻便合身,干活安全两不误。”日前,洞头东屏街道养殖户柯师傅笑着展示身上的新装备。这件小装备的背后,是洞头区推动“海霞红”党建品牌从陆地延伸至蔚蓝海疆的生动实践。
作为由302个岛屿组成的“海上花园”,洞头面对广袤海域上千余艘作业船舶和广大渔民、养殖户的管理服务需求,创新构建“船上有先锋、港口有阵地、岸上有组织”的“海上枫桥”新模式。如当地启动“平安护渔”项目,专门采购船用工作救生衣,为500艘养殖船统一配送,精准破解传统救生衣不适用的痛点。
党组织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日常服务中,更显现在矛盾调解一线。“多亏了海上党小组调解,我们和浙岭渔69033的纠纷当天就解决了!”船老大汪秀先对今年的渔事纠纷调解记忆犹新。洞头创新推出“海上巡回法庭”等机制,培育了14个海霞红色调解工作室,推动跨海区纠纷实现“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调解成功率高达99%,使海区矛盾纠纷数逐年下降。
针对海岛区情,洞头还构建“海上党支部+海上民兵连”机制,将500余艘渔船纳入11个“海上红网格”,并依托三大国家级渔港建成浙江省首个海上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红帆小组中心、事故救援中心等十大功能,成为广大渔民信赖的“海上家园”。
治理的高效便捷离不开数字化支撑。在洞头区海上枫桥警务共治中心,大屏幕上644艘船舶的航迹通过“海翼”智控平台实时呈现。该平台融合北斗、AIS等设备,实现对168个关键部位的“全息感知”,目前已成功查获走私案件15起,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元。
数字化改革同样惠及普通渔民。通过“渔小二”自助办证系统,渔民凭身份证一刷即可办理4类证书,办证时限大幅压缩。“以前换证最少3天,现在5分钟搞定。”渔民林忠民感慨道。目前洞头已投用10台自助终端,让渔民办事更加便捷。
党建联动更打通了海上救援“最后一海里”。在溢香警企共建水上救援中心,负责人杨森权仔细清点救援装备:“我们实行‘三联’机制,一旦有险情,110指挥中心‘一键派单’,20艘救援船、50名队员随时出动。”2023年以来,该中心已参与处置险情47次,成功救助62人。
洞头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幸福要事”服务等举措,当地已办结渔民关切事4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海霞红’海疆党建品牌,让一个个海上党组织成为服务民众、守护平安、助推共富的坚强堡垒。”
洞头构建海上党建服务圈
记者黄文盈通讯员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