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没有股票代码的公司,却让台积电、ASML、NVIDIA 这些科技巨头都绕不开它。
.
.
ⓞ 第一章|一切,从一个「看不清楚」的工匠开始
1846年,德国耶拿 (Jena)。
年轻的精密工匠卡尔・蔡司(Carl Zeiss),
在一间10坪不到的小工坊里,打造显微镜。
.
但他受不了那种「凭运气」的手艺活。
磨一片镜子,装上去才知道能不能用。
.
他说:「我不要靠手感,我要靠物理。」
.
于是他找到当地大学的物理学家 恩斯特・阿贝 (Ernst Abbe)。
.
两人立下一个疯狂目标:「用科学公式,重新定义光。」
.
十多年后,阿贝推导出影响全球光学史的公式
阿贝正弦条件 (Abbe Sine Condition)。
.
这条公式让镜头设计
从「经验工艺」变成「科学工程」。
.
不久,他们又与化学家 奥托・肖特 (Otto Schott) 联手,创造出第一批「特殊光学玻璃」,能精准控制折射率与透光度。
.
这是19世纪最狂的组合:
工匠 + 物理学家 + 材料学家。
.
从此,这家公司站上欧洲光学之巅。
.
.
ⓞ 第二章|他拒绝上市,反而创造了世界上最自由的公司
1888年,卡尔・蔡司去世。
理论天才阿贝,继承了公司。
.
他本可以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企业家,
但他却选择了一条颠覆资本主义的道路。
.
他说:「这家公司不该属于我,而应该属于科学。」
.
于是,1889年,他创立
卡尔・蔡司基金会 (Carl Zeiss Stiftung)。
.
然后,将自己与伙伴肖特手中的股份,全部捐出。
基金会章程写得清清楚楚
.
1️⃣ 公司永不上市,不被收购、不被分割。
2️⃣ 利润优先用于再投资、研发与员工福利。
3️⃣ 剩余资金,必须投入科学研究与社会贡献。
.
这家公司,从此不再服务股东
而是服务「未来」。
.
19世纪末,阿贝就推动了:
8小时工作制
有薪假期
退休金制度
.
这些在当时简直像外星科技。
.
他的理念是:「人类的进步,不该建立在过劳与剥削上,而该建立在知识与尊严上。」
.
这家公司的命运,从此锁定在「长期主义」。
它不求快,只求准。
.
.
ⓞ 第三章|当物理变成信仰:20年磨出一面镜子
.
1990年代末,摩尔定律遇到瓶颈。
晶片线宽进入奈米时代,传统光刻技术已逼近极限。
.
全球半导体产业都在问:「下一个世代的光,在哪里?」
.
答案是:EUV。
.
这种光的波长极短、能量极高。
但它几乎穿透不了任何物质,空气、水、玻璃都会吸收它。
.
于是,所有的镜头都得变成「反射镜」。
.
荷兰的 ASML 接下挑战,打造EUV曝光机。
而负责设计那一整套「光学心脏」的,正是 蔡司。
.
蔡司的任务,是制造人类历史上最平滑的镜面。
他们曾说:「如果把这片镜子放大到德国那么大,最高的凸起不超过0.1公分。」
.
研发历时超过20年,投资数十亿欧元。
.
2016年,ASML甚至以10亿欧元入股蔡司SMT部门,只为加速EUV的诞生。
.
在前十年,这项研究几乎是「无底洞」。
没有成果,没有收入,只有坚持。
.
但基金会的章程,让蔡司有能力承受这种「耐心的暴力」。
.
因为他们不是为季度报告而活,而是为科学、为未来。
.
.
ⓞ 第四章|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揭露这家公司成功的秘密
.
Aghion与Howitt在其研究中指出:经济的繁荣来自于「创新驱动的破坏」。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来自那些愿意长期投入、抵抗短期诱惑的少数人。
.
这正是蔡司170年来的写照。
.
他们没有跟风上市,也不追逐风口。
他们专注于「下一代光」。
.
而这份极端的坚持,让他们与ASML一起成为全球唯一能量产EUV系统的组合。
.
台积电、Intel、NVIDIA、三星,想做3奈米、2奈米、甚至1奈米,
都离不开那台EUV机,而那台机器的「眼睛」,来自蔡司。
.
诺贝尔奖表扬的是「理论上的创新经济学」,而蔡司,则是那个理论的实体化证据。
.
.
ⓞ 结语|当世界都在求快,有人选择了「慢到极致」
蔡司没有响亮的IPO敲钟,没有CEO上新闻讲股价,却以170年的时间,守住一个信念:
.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资金,不是行销,而是时间。」
.
当别人追逐财报,他们追逐物理极限。
当别人狂烧预算,他们静静打磨镜片。
当别人谈AI热潮,他们打造了AI的「双眼」。
.
下次你戴上蔡司镜片、或拿着挂着ZEISS标志的手机拍照,请记得:
.
那不是一片玻璃,而是一段横跨三个世纪、以「科学信仰」雕刻出来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