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0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对外开放,取得长足进步的五年,浙江深入践行“八八战略”,聚焦“132”总体部署,锚定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突出抓好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全力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全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切实增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推动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开放实力整体跃升。
2024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达5.26万亿元,年均增长11.7%;出口占全国比重从2020年的14%提升至2024年的15.3%,跃居全国第二,今年有望突破4万亿元大关。
2024年,市场采购出口占全国68.6%;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年均分别增长11%、15.9%。累计使用外资731亿美元,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提升至51%、52.9%。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5398家,对外直接投资685亿美元,覆盖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个方面,开放平台能级提升。重点围绕“四个一”:
一个枢纽。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今年前三季度,宁波舟山港实现保税燃料油加注662万吨,增长10.7%,全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加油港。
一个改革。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首创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28种进口消费品完成试单,推动保健食品、化妆品进口便利化改革。
一个战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8项,全国首创228项,入选国家级推广名单45项。3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十强。
一批会展。数贸会从无到有,连续举办四届,客商人数、展览面积等均实现“四连升”。办好中东欧博览会,进一步密切与中东欧国家合作。
第三个方面,开放枢纽地位凸显。海、陆、空全方位打开格局。
海港方面。开通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线。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1,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跃升至全球第7,实现“五年四级跳”。
陆港方面。获批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班列线路增至26条,累计开行突破1.3万列。
空港方面。建成宁波机场三期、丽水机场、嘉兴机场;开拓国际货运航线54条,航空货邮量达107万吨。
第四个方面,开放布局持续优化。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共建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提升至52.6%。
拥有23家省级及以上境外经贸合作区,海外仓数量、面积均居全国前列;上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
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开放,实现浙沪跨港区供油,深化长三角油气交易市场期现联动。推进义甬舟、金丽温开放通道建设。
第五个方面,开放主体活力彰显。
10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进出口超百亿元企业22家,培育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100家。
全省有出口实绩,民营企业首破十万家,达12万家,占全国19.5%。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超8万家,世界500强中,有208家在浙江投资。
第六个方面,开放环境更加优化。
货物进出口方面,全省域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通关效率。
资金流动方面,完善外贸融资协调机制,累计向外贸企业发放贷款超8600亿元。
人员往来方面,实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今年前三季度入境外籍旅客240万人、增长14.1%。
数据跨境方面,对电子商务、清结算2个行业的数据出境,开展负面清单管理。
下一步,浙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注入强劲开放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