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陈昊
10月30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大会,解读《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为何要出台这份含“科”量满满的《方案》?青白江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白江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换取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方案》的出台是破解自身产业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根据《方案》,该区将围绕“6+5”重点产业链进行布局,并设定清晰的“三步走”目标——到2026年底,实现平台、主体、人才的显著增长;到2028年底:形成独具特色的“陆港枢纽牵线、区域企业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到2030年底,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00个以上,实现“四上”企业研发费用支出翻番,完成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达到3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营收比重达到65%以上,建成亚蓉欧开放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目标锚定,如何推进?上述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实施转化平台建设、企业创新提能、创新生态优化、园区科技改革四大攻坚行动,系统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其中,在园区科技改革行动中: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将探索中试项目审批备案等试点,推动“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创环境。
数据显示,青白江区的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去年,该区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13个,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中试平台7个,专利授权量1264件,6项创新产品入围省级首台(套)首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