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西部山区要打响公共品牌,要解决乡村市政供水问题,2025年杭州市“公述民评”聚焦“强城兴村融合”

10月29日下午,由市委办公厅主办的2025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举行,本场以“强城兴村融合”为主题。

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与民评代表、媒体代表、评论嘉宾围绕“强城”“兴村”“融合”开展问政与讨论。

问:城镇化率偏低始终是西部山区的主要问题,请问有什么方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真:第一,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构建一主六辅三城三江两岸八带的这样一个城乡空间布局,增强中心城镇集聚和辐射效应。第二,推动城乡基础建设从有到优、从点到面进行转变。第三,培养壮大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并且引导有条件的城区把高科技产业的生产环节布局到各个县区当中。第四,重点关注服务品质提升和生活环境改善。

问:中心镇是连接县城与乡村的重要节点,目前西部山区中心镇总体发展水平相对于主城区还有较大差距,临安区有什么举措改变困境?

临安区委书记杨国正:中心镇的发展主要关注如何聚财聚人,首先产业才能聚财聚人。围绕做强产业方面,第一要做大一产,临安持续做好“天目三宝”这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在原来山核桃、竹笋以及现在的小香薯基础上,继续做高山蔬菜以及林下经济。第二要做强二产,将昌化镇列入开发区托管,以产业飞地的方式,在开发区发展,而收入仍然回到中心镇。第三是做活三产,将农文旅产业做统筹,把农文旅融合做起来。同时电商转型升级,做好直播经济,让更多的新农人、大学生回乡创业。

问:目前我市西部山区组团建设发展中还存在项目谋划不够精准、怎么建设不够清晰、不够明确的问题,请问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如何破解?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民:第一个“联”是组织联建,学习推广下姜村的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第二个“联”是产业联心,要充分挖掘县区组团里面各个村的山、水、林、田、房,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业态互补,错位发展。第三个“联”是设施联通,推进乡村片区组团里面各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个“联”是运营联合,加大力度去吸引乡村CEO跟乡村运营的团队积极探索片区组团来联合运营。第五个“联”是共富联手,要充分发挥县区组团里重点村的引领带动作用,做到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裕。

问:姜家镇文渊狮城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游客少、配套服务也欠缺,景区经营情况不佳,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方向不明确,淳安县有何破题良策?

淳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翀:淳安县已经出台了城乡融合,缩小三大差距的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是要精准实施,像百村百法、山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11条产业振兴和增收的举措,今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今年前三个季度淳安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已经到了全市第一位。

问:针对目前西部山区耕地破碎化,包括我们村庄的建设分布情况,有什么好的规划?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丁美君:下一步主要从三个方面去破解。一是优进劣出,退出一批,据部省的要求,编制了耕地和林地的专项规划,对碎片化耕地将分步进行调整。二是更名置换,调整一批,下一步把山下平原的林地和山上的耕地进行等量置换,实现耕地下山、林地上山。三是土地整治,优化一批,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村庄建设用地和耕地进行了集零规整。

问:畲族乡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发展不是很均衡,接下来桐庐对于莪山畲族乡有哪些规划?

桐庐县委书记冯晶:重点打好四张牌,第一是民族共富牌,始终坚持民族特色这个最大的优势,持续深化。第二是产业促富牌,推动畲族乡农文旅体综合发展。第三是片区共富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四个民族村协同发展。第四个是人才制度牌,以今年的村社换届为契机,选好村庄发展的领头人。

问:建德市航头镇石屏村,草莓仍然以限时采摘、摊贩售卖,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为主,依赖中间商收购,产品附加值较低,鸡蛋同样以供应链销售渠道为主,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农产品在中高端市场的影响力竞争力不够,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销售额?

建德市委书记富永伟:一是努力做优品质,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去培育新优的品种,提高产品价值,扩大种植规模。二是拓宽渠道,持续和互联网平台合作,提高产品批发价,打通出口和供港等新渠道,建好专业交易市场,提高建德土特产在定价权上的主动能力。三是打响品牌,用区域公共品牌赋能土特产。

问:杭州还有市民在污水直排的环境中生活,还有市民喝不到干净方便的水,而且还有一些设施管网没有建设到位。想问一下职能部门,这是什么原因?

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天乐:第一要即查即改,问题有明确点位的,组织对现场进行检查后立马整改,组织区县进一步排摸,对同类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第二完善设施建设,要注意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一方面完善村庄里面未覆盖到农户的管网建设,同时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延伸覆盖工程,将有条件村的污水纳入到城镇去处理。第三强化设施运维的监管,要加强对运维巡查监督的力度,公布设施责任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同时我们也加大宣传,通过村规民约等来规范村民排污的一些自觉性。

问:富阳区的部分城乡存在喝水难的问题,怎么解决?

富阳区副区长俞小康:今年3月以来,我们对全区所有的自然村进行了全面排摸,第一我们施行一村一策,通过现场勘察分析研判,实施现有管网的更新,包括增加水源,同时区里面也安排了1.35亿的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实施。第二是分批次,33个村分两批,第一批12个村,明年3月份之前就可以实现市政供水,第二批21个村2027年年底之前全面完成改造更新。第三是常态养护,修订出台富阳区农村供水这个区级统管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管网的巡查,日常养护。

问:西部山区还有很多偏远的自然村,出行难问题依然困扰了世世代代的村民,像这种偏远村庄的交通末梢如何解决?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夏积亮:第一个方面从规划方面来讲,要把城、镇、村融合起来,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讲,每公里路投资在300万到500万,有时候建一条路还不如搬几户农户划算。第二个方面,“十五五”规划目前初步安排了730公里的农村公路新建扩建,重点还是在打通一些断头路。第三个方面要做好养护,要按照东部西部、山区平原探索不同养护方式,实现较低支出与好的发展。第四个方面要做好融合,路修好了以后,如何来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带动百姓的致富。

问:西部山区幼儿园、小学、中学撤并,虽然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但会有年迈老人接送困难;偏远地区家庭要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孩子上学,同时农村空心化加剧等问题,市教育局有什么办法解决?

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陈萍:坚持科学评估,应留尽留,同时先建后撤。保留一批,再撤并一批,同时提升一批。从小处着手,及时解决小规模撤并学校过程当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如为了解决路途遥远、接送困难这些问题,有的开通了公交专线求是线路,有的开通了校车专线,配备专业的司机和专门的看管照护员。确实照顾有困难,可以提升住校的条件,在原有的设施设备上升级,配备宿管员、生活老师,争取今年年底西部山区的寄宿制学校能够把热水、空调全覆盖。

问:西部山区基层医疗队伍后继无人,原来定向培养的医生,因为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因素,违约情况比较严重。西部山区青年医生难留,怎么办?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人才留不住,核心还是编制薪酬、成长空间、家庭的原因。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这些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明确基层人才由县医院统一招聘,统一管理,并在共同使用薪酬、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加大基层医生进修培训的内容,推动省市级的专家下沉,强化基层青年医生的传帮带,帮助解决基层青年医务人员成家立业,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问题。同时研发上线家医有约、家庭医生的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