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法国就举白旗了,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距德军闪击仅46天,这是铁打的事实。但只看这个数字,就像看球赛只算比分不看战术。当时法国陆军号称“欧洲第一”,300万兵力、4000多辆坦克,比德军还多。败得快,问题出在打法上。 法国照搬一战经验,花10年修了马奇诺防线,把重兵囤在防线后,压根没料到德军会从阿登森林绕后。更关键的是,1940年的法国刚经历大萧条,政局乱成一锅粥,一年内换了6任总理,军队指挥层还在搞内斗。这种状态下,再强的装备也白费。 事实上,法国并未完全停止抵抗。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当日,戴高乐便在伦敦组建自由法国流亡政府,通过广播发表“6·18宣言”,呼吁法国人民持续抵抗。 当时法国掌控的海外殖民地资源成为重要支撑,戴高乐借此组建起20万武装力量。1944年诺曼底登陆期间,法国抵抗组织通过破坏德军交通线等行动,为盟军减少了大量伤亡,这些贡献应被纳入历史评价体系。 1945年五常席位确立时,美国最初提议纳入法国与巴西,最终美英苏达成共识仅保留法国。本质上,五常席位是大国博弈形成的权力格局,而非单纯以二战战功论功行赏的结果。 当时的欧洲,英国刚打完仗元气大伤,德国成了战败国,苏联势力往西扩张。美国急需一个“欧洲代理人”制衡苏联,法国就是最佳人选。 它在欧洲大陆有根基,殖民地遍布非洲、东南亚,能帮英美维持全球秩序。事实也证明,战后法国在北约框架内,一直是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对比其他国家可见,印度二战期间跟随英国参与作战,贡献相对有限,多年来持续寻求入常;日本作为战败国,同样有入常诉求。 这一现象表明,五常席位的核心考量是国家当下的综合实力,而非单一历史表现。法国能够稳固占据五常席位,关键在于战后重建形成的综合实力,而非二战时期的战场表现。 特朗普仅聚焦历史表现,却忽视了法国当前的国际分量。2025年法国国防部及相关军事资料显示,法国是欧洲唯一拥有完整核威慑体系的国家,约为290枚核弹头,由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和战斗机挂载的空射核导弹构成双重核打击能力,核潜艇常年保持深海战备值班状态。这一优势使其在欧洲国家中具备独特的战略地位。 法国军工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其“阵风”战斗机出口成绩显著,印度、埃及、塞尔维亚等多国均有采购,截至2025年累计出口合同总额超600亿美元;梭鱼级潜艇等装备同样占据国际市场份额。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年法国军火出口额达270亿欧元,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2024年仍保持全球前三地位。完善的军工体系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实力支撑。 法国在非洲有13个“法语国家”,这些国家的货币直接和欧元挂钩,军事上还依赖法国驻军。2025年马里反恐行动中,法国军队主导的“新月形行动”,直接稳定了西非局势。这种“区域控制力”,是其他欧洲国家没有的。 拿“一次投降”否定一个国家,本身就不客观。历史上这种“东山再起”的例子太多了。普鲁士在1806年被拿破仑打得全军覆没,国王都逃了,但几十年后就统一德国,反过来碾压法国。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华盛顿的军队也屡战屡败,不影响后来成为超级大国。 法国自己也有先例,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割地赔款,巴黎都被占领了,但后来照样崛起为欧洲强国。战争的胜负是一时的,国家的实力是长期积累的。用“46天投降”给法国贴标签,就像说“某人学生时代考砸一次,一辈子没出息”,太片面了。 美国在近代战争中也并非毫无败绩。1950年朝鲜战争中,美军仁川登陆后被志愿军推回三八线;1975年越南战争中,美军最终撤军。若以“单次战争失利”作为剥夺五常席位的标准,这一逻辑本身并不成立。 特朗普的相关言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表态。他以法国二战投降为切入点发表评论,核心目的是通过打压欧洲盟友,强化美国在北约中的主导权。 法国能够成为五常成员国,核心源于“历史根基、当下实力与大国博弈需求”的三重支撑,而非单纯依赖二战战功。即便法国二战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当前展现的综合硬实力,仍使其具备占据五常席位的充分合理性。国际社会的核心运行逻辑是“实力导向”,而非对历史表现的片面追责。 若有人质疑“法国不配当五常”,可从三个核心维度反问:欧洲范围内,哪个国家能替代法国的完整核威慑体系?非洲法语区的稳定格局中,哪个国家具备法国同等的地缘影响力?全球军工市场中,哪个欧洲国家能产出“阵风”战斗机级别的畅销装备?若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便难以支撑“法国不配当五常”的观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