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阳明心学今何在?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妙解阳明心学

潮新闻记者陈醉袁佳颖贺元凯通讯员高嘉鸣

“明代中叶的中国思想家王阳明,为何在今天仍有许多中国人密切关注和研读他的作品?这个当下的现象说明了什么?”10月30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峰,用两个问句开场,引人深思。

这场2025中天阁论道“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王德峰专场是2025阳明心学大会的重磅活动之一。

王德峰带来的分享题为《阳明心学与当代中国》。

这位学术生涯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艺术哲学研究的专家,尤其擅长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被网友及学生亲切誉为“哲学王子”。

贺元凯摄

阳明心学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理念,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并成为当今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王德峰从阳明心学的历史脉络谈起,回顾了王阳明少年立志、龙场悟道的思想历程,系统解读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内涵。“‘心即理’,确立本心的自足与权威;‘知行合一’,强调真知必在于行;‘致良知’,主张在世事磨炼中扩充良知。”他指出,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滋养与重塑具有深远影响。

而在当下,王德峰思考的是,今天中国人的生命理想是什么?在他看来,我们提出生命理想,并且为之而从事生命奋斗,这就是文化生命概念的内涵。一个文化生命强盛的民族,一有德性,二有创造性。

贺元凯摄

谈及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王德峰表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等理念有助于唤醒个体的道德自觉与主体意识,这与当代社会对精神成长与道德建设的需求高度契合。重温阳明心学,不仅能为现代化进程构筑坚实的精神基础,也能引导人们在物质发展中守护本心、涵养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