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可算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

[太阳]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可算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 “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当年,立陶宛政府迎来了大人物,美国商务部带着台积电和美光到访维尔纽斯。他们承诺要投下150亿美元,在本地建五家芯片厂,打包送来近四万个高薪就业,让全国上下都憧憬能靠半导体行业翻身。 总统瑙塞达忙着调整政策,给免税,给地皮,媒体也天天叫号。大家等着看,芯片工厂何时开工。 但承诺过后的四年,等来的只有时间流逝。说好的工厂迟迟没有动静,台积电连设备清单都没递交,美光只匆匆派来几个顾问转了一圈,后来便再无下文。 在芯片工厂迟迟不落地的同时,立陶宛对中国出口却接连受阻。奶酪原本是对华拳头商品,一年能卖出上万吨,但和中国翻脸后,直接掉到三千吨。 考纳斯的奶酪工厂里,工人们连工资都靠抵奶酪凑数。木材出口更难堪,往昔半年能卖掉近八十万立方米的大单,说没就没。一时间,工人们堵在政府大楼门口,仓库、港口的货一堆再堆。 昔日增速亮眼的GDP,转眼就跌成负增长。城市的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背起行囊远赴波兰和德国。仅2023年一年,立陶宛就有超过十万人离开家乡,很多家庭为此黯然神伤。 面对这些变化,政府为了留住美台投资,本国掏出25亿欧元修路盖电站,处处为工厂做好准备。可惜企业没有兑现承诺,钱却花得一干二净。 国家债务眼看着要破表,只能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结果只能靠削减民生福利勉强补窟窿。街头巷尾怨声载道,大家都明白这笔账难以补上。 最令立陶宛挫败的,是本以为能捧上的合作机会,最后却让人失望。原本说好来立陶宛投资的企业,后脚却全都把重点业务继续放到中国。 2024年中国大连、南京的芯片企业扩产再扩产,一边生意红火,另一边立陶宛的工人却连份好工作都轮不到。 媒体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政府被画大饼忽悠了,和中国断裂被看成最不明智的决定。政府高官被问起这事时,也承认没算清账,四年换来的只是无数遗憾和失落。 等到2024年想追回中国市场时,却发现机会已经不再,波兰的奶酪和德国的木材抢占了位置。立陶宛企业即便再想重返,也只能在夹缝里抢点微薄生意,再无昔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