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文化中心内,重阳节文艺汇演正在进行。老人们聚在一起唱歌、做香囊、品重阳糕,现场热闹非凡。当天,“门头沟区银龄生活科普试点”“东辛房街道老年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标志着这片京西街区的养老服务体系迈出新步伐。

随着辖区老龄化率不断提高,如何织密养老服务网,成为东辛房街道面临的现实课题。近年来,街道逐步形成了以街道统筹、社区承接、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探索“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模式,把服务嵌入居民日常生活。
在东辛房街道的各个社区,一支由网格员、家庭医生、物业管家组成的“到家小组”,已成为不少老年居民的熟面孔。测血压、修家电、理发剪指甲,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构成了社区养老的“毛细血管”。街道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定期上门探访,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健康监测与生活照护。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服务辖区老人超千人次,服务时长超过800小时。
东辛房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基本照料。街道推动老年开放大学常态化开课,银龄市集、故事分享会、家风倡议等活动让老人们从“被服务者”变成“参与者”。“能唱歌、能上课、还能帮社区出主意,日子越来越充实。”家住安岭社区的李大爷笑着说。
“我们希望让‘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成为现实。”东辛房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以“五福润桑榆”理念为引领,继续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推动“养老+健康+文化”融合发展,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