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452米高的106交易塔如一根挺拔“玉簪”刺破天际——这座106层的摩天大楼以31个月的建造周期,创下东南亚超高层完工速度纪录,而这背后藏着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 。如今它虽位列马来西亚第二高楼(仅次于678.9米的默迪卡118),但其建造技术与产业价值仍堪称标杆。 这座集金融、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设计中藏着巧思与匠心。由Mulia Group联合Peter Chan Architect打造的建筑,以1.35°的微小收窄角度从下至上渐变,搭配48米高的菱形玻璃塔冠,白天如钻石般折射光线,夜晚则通过LED灯展现多彩光影,将装饰艺术风格与伊斯兰建筑元素巧妙融合。建筑表皮采用涂覆冷光涂膜的隐框玻璃幕墙,可精准调控室内温度,配合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使其斩获LEED铂金级与GBI黄金级双绿色认证,成为马来西亚绿色建筑典范。 “三天一层楼”的建造奇迹,源自中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与数字化施工技术。作为项目承建方的中国建筑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引入自研物料顶升平台液压爬模架——这套“会生长的施工平台”可沿核心筒自动爬升,将绑钢筋、浇混凝土等工序整合为流水线作业,创下最快两天半一层的核心筒施工纪录。更令人惊叹的是,项目团队72小时内完成相当于7-8个标准泳池体积的大底板混凝土浇筑,600天实现核心筒封顶,还以413.66米的泵送混凝土技术突破当地施工极限 。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让超高层施工更精准高效。工程师们提前在中国完成钢构件三维扫描,通过BIM技术进行4D施工模拟与虚拟预拼装,确保海外现场安装“零错误”;超高层塔吊则借助液压系统实现“空中跳转”,完美解决施工与塔身同步攀升的难题 。面对马来西亚高温天气下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挑战,中国团队的创新方案更确保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如今的106交易塔已成为吉隆坡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载体:华为、阿里巴巴、AJENDLESS等跨国企业纷纷将区域总部落户于此,24万平方米的高端办公空间里涌动着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的活力。项目物业总经理帕特里克·霍南曾感叹:“这样规模的建筑能在短短两年多建成,中国建筑创造了马来西亚工程史的奇迹。” 从施工技术到产业赋能,这座摩天大楼正是中国基建“走出去”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