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

1913年,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他却怒骂:真是晦气! 这事儿得从1913年说起。那年,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才18岁。虽然出身武将家庭,但家道中落,日子过得紧巴巴。父亲刚去世,母亲一个人撑着家,就想着赶紧给儿子把婚事办了,好“成家立业”。 张恨水打小读新书,满脑子新思想,他极度反感这种包办婚姻。但架不住他是个孝子,母亲天天以泪洗面,他扛不住啊。最后,他妥协了,但提了个条件:“行,我娶,但我得先‘相’一下,长得不好看我可不要。” 他母亲一听有戏,赶紧找来媒婆。媒婆满口答应,安排了一场“偶遇”。 结果,张恨水“相”是“相”了,也确实见到了一个“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的姑娘。他一看,不错,虽然没文化,但长相过关,就这么定了。 大喜的日子到了,张恨水美滋滋地等着入洞房。可当他满怀期待地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时,整个人都懵了。 眼前这个人,根本不是他那天见的漂亮姑娘!而是另一位——体型肥胖、相貌平平的女子。这位,才是真正的徐家女儿,徐文淑。 原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婚姻诈骗”。徐家知道张恨水要“验货”,怕他看不上,就让自己家一个漂亮的小表妹去顶替相亲。 张恨水当场就感觉被耍了,被骗了!他一肚子的火,新婚之夜,扭头就走。 可问题来了,既然这么嫌弃,为什么还“经常和妻子同房”呢? 这就是旧时代最拧巴的地方了。张恨水可以反感妻子,但他不能反抗母亲。 他母亲一看儿子这态度,也是急得不行。但木已成舟,退婚?那在当时是天大的丑闻。老太太只能劝儿子,甚至可能是哀求、逼迫。 所以,张恨水的“同房”,根本不是出于欲望,更不是感情。那对他来说,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孝道”任务。他把这当成了一副苦药,捏着鼻子往下灌,只求早点“完事”,早点解脱。 徐文淑呢?她更惨。她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她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换人”的骗局。她只知道,自己明媒正娶的丈夫,从新婚第一天起,就没给过她一个好脸色。 在这种极度压抑的“任务式”同房下,不久后,徐文淑真的怀孕了。 十月怀胎,她生下了一个儿子。 按理说,张恨水“任务完成”,该解脱了。可命运偏偏又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这个孩子刚出生一个月,就夭折了。 徐文淑痛不欲生,而张恨水在巨大的失望和压抑下,终于爆发了。他脱口而出:“真是晦气!” 他把所有的怨恨,都化作这句最恶毒的话,刺向了那个同样在遭受丧子之痛的、无辜的女人。 这件事之后,张恨水和徐文淑的“婚姻”彻底死亡了。 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家,他选择了逃离。他告别母亲,一个人跑到北京去“闯荡”,去追求他的文学梦想。这一走,就是四年。 他对徐文淑,只剩下冷暴力和常年的无视。 而徐文淑呢?她被留在了那个冰冷的家里,守着一个“丈夫”的虚名,还有一个不待见她的婆婆。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徐文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但她没有。 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在丈夫逃离、孩子夭折的绝望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读书识字。 当张恨水在北京的报馆里奋笔疾书,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时;他的原配妻子徐文淑,正在安徽老家,从“之乎者也”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啃。 她后来甚至开始读佛经。在那些青灯古佛的经文里,她找到了自己的救赎。 她想通了,也放下了。这个男人,她不怨了;这场婚姻,她不恨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可能更熟悉。 张恨水在北平功成名就,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胡秋霞,后来又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娶了第三任妻子周淑云。 当他把胡秋霞带回老家时,徐文淑没有一哭二闹。她平静地接受了,甚至和胡秋霞情同姐妹。当张恨水要娶周淑云,胡秋霞反对时,还是徐文淑站出来帮忙说服,让周淑云顺利进了门。 她甚至把胡秋霞的儿子张晓水视如己出,疼爱有加。 她用自己的方式,活成了一个“大度”的女人,或者说,一个“超脱”的女人。 1958年,64岁的徐文淑在老家去世。 消息传到北京,已经63岁的张恨水,这位写尽了人间悲欢离合的大文豪,当场痛哭不已,老泪纵横。 徐文淑,这个被嫌弃了一辈子的女人,最终用她的方式“赢”了。她没有得到丈夫的爱,但她通过自我救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包括张恨水那迟到了45年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