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媒终于意识到了!但是可能已经晚了!近日,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如果两国都按照

美媒终于意识到了!但是可能已经晚了!近日,美媒纽约时报发表观点称,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从汽车,芯片,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再是在中美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 纽约时报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而且真不是夸张,现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势头,确实是越跑越猛,等美媒反应过来想追,早就跟不上趟了。 2025 年第三季度,比亚迪纯电销量直接甩开特斯拉近 8.5 万辆,连续四个季度领跑,在德国,它的销量同比暴涨 824%,把特斯拉远远甩在身后,要知道德国可是传统汽车强国的腹地,能在这样的市场里虎口夺食,可不是靠运气。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现在中国高端制造从汽车到芯片,从医疗设备到商用飞机,全都是多点开花的架势,美国想堵都堵不住。 就说芯片这事儿,美国商务部前两年还放狠话,说中国休想大规模生产 AI 芯片,结果 2025 年华为昇腾 910 系列全年出货量直接干到 70 万颗,远超美方预判的 20 万颗。 之前美国搞管制,说沾美国技术的芯片都得申请许可,还特意点名华为昇腾 910B 要全球禁用,结果华为转头就拿出了 910C,用中芯国际 14nm 工艺造出来,FP16 算力达到 800 TFLOPS,性能比同期的 H20 还翻了倍。 中芯国际现在 14nm 月产能都破 2 万片了,国家大基金三期砸了 3440 亿进去,专门补光刻和 EDA 的短板,寒武纪、地平线这些企业也跟着拿注资,RISC-V 开源架构玩得风生水起,反而把美国那套垄断逻辑给绕开了。 美方自己搞的 50% 技术占比管制规则,最后倒成了倒逼中国产业链国产化的催化剂,这波操作也是没谁了。 医疗设备领域更能看出差距在缩小,以前核磁共振仪这些高端设备基本被西门子、通用电气垄断,现在联影医疗直接追了上来。 2025 年上半年,联影的 MR 设备收入就有 19.68 亿,同比涨了 16.81%,旗下 5T 磁共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下提升 20 多个百分点,全国装机量都突破 40 台了。 更厉害的是 PET/CT 产品线,连续十年保持中国市场第一,连 DSA 这种进口品牌长期霸占的设备,都开始在一些区域实现装机突破,以前是医院没得选只能买进口的,现在国产设备成了优先选项,这转变可不是一两天能成的。 商用飞机这块,C919 已经用数据证明了自己不是样子货。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累计完成 4300 多架次商业飞行,拉了 68 万多旅客,订单早破 1200 架了。 国家光专项基金就投了 280 亿,从研发到验证再到运营全链条铺路,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三大航司全覆盖。要知道波音、空客当年铺市场花了多少年,C919 这速度简直是坐火箭,以前说国产大飞机飞不起来的论调,现在没人再提了。 人工智能就更不用多说,纽约时报说霸主之争在深圳和杭州之间展开,这话一点没夸张。华为盘古大模型 5.5 都发布了,在 30 多个行业 500 多个场景落地,宝武钢铁用它控制高炉,单炉每天能省 20 吨燃料;云南铝业一年能省电 2600 万度;甚至中国农科院还用它改良水稻,把株高降了 25% 还不影响产量。 更绝的是盘古世界模型,能给智能驾驶生成训练数据,让车企两天就能迭代一个版本,还能模拟火星环境训练火星车避障,这技术深度已经不是简单的算法比拼了。背后支撑的昇腾芯片越卖越火,美国想通过限制芯片卡脖子,结果反而让中国 AI 产业练出了自主内功。 从整体数据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占全球市场份额都超 30% 了,智能装备市场规模突破 4.3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 12%。全球 “灯塔工厂” 现在 172 家,中国占了 74 家,接近一半,而且液态奶、风能设备、核电这些领域的首家灯塔工厂全是中国的,覆盖种类比谁都全。 长三角、珠三角随便拎个城市出来,都有拿得出手的高端制造企业,比亚迪市值破万亿,中芯国际市值 7000 多亿,这些企业可不是靠概念炒作起来的,全是实打实的技术和销量堆出来的。 美国不是没发力,芯片法案投了不少钱,2025 年还升级了管制措施,结果呢?中国国产服务器一季度出口还涨了 40%,东南亚、中东市场全打开了,低功耗高效的卖点正好戳中需求。 反而美国自己的企业因为管制丢了中国市场,两边一进一出,差距自然就拉开了。以前总说中国制造是低端代工,现在高端领域一个个突破,从卖产品到卖技术再到卖标准,这路子越走越宽。等美媒真正看清的时候,才发现中国高端制造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闭环,想追都找不到发力点,毕竟地基都搭好了,再想推倒重来可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