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达98.9%杭州变得越来越“聪明”

潮新闻记者丁珊通讯员邵汉星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10月30日,记者从杭州市“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建设便捷高效智慧城市”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杭州数字城管累计发现并交办问题3895.37万件,解决3852.52万件,问题及时解决率从运行初期的26.7%跃升至目前的98.9%,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能。

什么是数字城管?简单而言,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对城市管理中的部件问题和事件问题进行发现、上报、派遣、处置、核查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作为全国数字城管试点“先行者”,杭州数字赋能城市管理工作已进入第20个年头。

在不断推动城市管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过程中,杭州实现城管领域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其探索和实践被评价为数字城管“杭州模式”。

“数字城管的‘杭州模式’可用‘四个最’来总结,具体而言就是立法保障全国最早、标准规范全国最高、覆盖对象全国最多、协同体系全国最全。”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比如在立法保障上,杭州于2008年出台《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是全国首部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的地方政府规章,开创全国数字城管立法先河。在覆盖对象上,杭州持续细化完善数字城管的部件事件分类,从最初的158类拓展至目前的309类,覆盖面积也从最初的192平方公里拓展至806.65平方公里。

近些年,杭州升级城管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便捷。如杭州着力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率先搭建全国首个城市级停车系统,接入停车场库6392个、停车泊位184万余个,累计服务超4亿次。

如今AI正在融入千行百业,杭州联合一批科技企业落地应用场景,加速智慧城市落地生根。以云上坦途场景为例,杭州利用网约车、出租车作为移动感知单元,通过其搭载的传感器智能分析路面状况,精准识别道路坑洞、异常沉降,并联动探地雷达进行“CT扫描”,实现对地下空洞的“术前诊断”,最大程度将道路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杭州步入超大城市的行列,桥梁安全、内涝防治、燃气安全等治理风险日益复杂,对城市的精准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杭州将重点从三方面推进——

首先是加快建设城管AI智能体。杭州将围绕“城市大脑3.0”开发城管领域AI智能体,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城管领域全业务条线AI智能体部署和优化,实现赋能城市治理、便民服务、综合执法等核心场景。

其次是持续推进“机器补人”工程。未来,杭州将在数字城管问题采集、环卫保洁等场景推广无人机巡检系统、无人智能环卫车和AI视频分析技术,以科技力量破解人工覆盖有限、效率偏低等管理痛点。目标到2027年,智能采集设备采集的问题量占30%以上;加快探索“有人+无人”的环卫作业新模式,力争到2030年,全市部署不少于100台无人驾驶智慧环卫车。

再次是凝聚合力破解管理难题。杭州将持续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加快城管各行业领域的智能化精细化。今年,杭州已经发布城管系统第一批共6个“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邀请社会力量共同攻克城市管理难题,共同参与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杭州将持续深化数字城管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具有杭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智慧城市治理样板,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市民。”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