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则是希望借助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回忆录中坦言,当年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则是希望借助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来限制中国的发展空间。 在他们看来,这套精心设计的制度牢笼足以束缚后发国家的前进步伐。 可他们万万没料到,中国人根本不吃“画地为牢”这套,反而把别人定的规矩玩成了自己的“通关秘籍”,这波操作直接让如今的美国战略界悔得直拍大腿。 先看最直观的经济数据,西方原本以为中国会成为温顺的“低价供应商”,结果入世五年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2001年中国GDP才1.3万亿美元,到2005年就飙到2.2万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9.5%,快得跟坐火箭一样;出口总量从2000多亿美元翻两番冲到8000多亿美元,货物进口增速常年保持20%以上,直接成了全球贸易增长的“发动机”。 更打脸的是关税这件事,西方本想拿关税当“紧箍咒”,中国却主动把关税总水平从15.3%降到9.8%,降幅达36%,农产品平均税率只剩15.2%——这是什么概念?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连美国44%、日本170%的零头都不到。 这操作相当于对方递来一根本想用来牵制的“小鞭子”,中国却直接接过来改成了驱动发展的“加速阀”,反倒让西方想挑刺都找不到由头。 西方更没想到,中国不仅没被规则锁死,还学会了用规则反击。 从2001年入世到2012年的11年间,中国针对美欧的不合理贸易措施,主动在WTO起诉了11起案件,其中8起都赢了,硬生生把别人的“规则武器”变成了自己的“维权工具”。 比如美国总爱给中国企业扣“公共机构”帽子,还搞双重救济,结果WTO上诉机构直接裁定这两项做法违法,逼着美国修改国内立法;欧盟对中国紧固件搞反倾销,中国一告状,欧盟不仅得改条例降税率,还得复审52项涉华措施;就连美国限制中国禽肉进口的专项立法,也被WTO判违规,最后只能废止。 在产业升级上,西方的“技术封锁”算盘更是落了空。 他们本想通过规则限制中国进入高端领域,结果中国反手就在5G领域抢了头把交椅。 全球21万件5G标准必要专利中,中国占比近40%,1.8万项专利族数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前15位专利申请人里中国企业占了7家,直接把西方引以为傲的技术话语权抢了大半。 要知道当初西方还在嘲笑中国“只会造袜子、做玩具”,没几年就猛然发现,中国在无线资源管理、核心网这些5G关键技术领域,已经成了规则制定的参与者之一,这反差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更绝的是,中国压根不满足于在现有规则里打转,还主动做起了“规则升级”的文章。 西方原本以为WTO就是全球贸易规则的天花板,中国却直接牵头搞起了RCEP,把15个亚太国家拧成了一股绳——这个协定涵盖29.7%的全球人口和28.9%的全球GDP,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可不是脱离WTO另起炉灶,而是与WTO规则实现了无缝衔接,相当于在别人原本划定的棋盘旁边,又摆了一张能容纳更多玩家的大桌子,直接把多边贸易体制的盘子做大了。 这种操作让美国彻底坐不住了,毕竟原本想让中国当“规则接受者”,结果人家成了“规则拓展者”,这剧本根本不在他们的预设里。 再看服务贸易领域,西方当初本想通过开放要求拿捏中国,觉得让中国开放100个领域就已是“极限施压”,结果中国直接开放了120个领域。 快递、银行等领域允许外资独资运营,电信、旅游行业也给予了外资国民待遇,到2017年时,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占比已经冲到了73%。 这波“超预期履约”直接让西方的指责成了空话,连WTO前总干事都忍不住给中国的履约表现打了A+;反观美国,自己忙着搞关税壁垒、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反倒成了全球公认的破坏规则的“反面教材”,对比之下简直尴尬。 说到底,西方当初最大的误判,就是把中国当成了只会被动服从规则的“学生”,却忘了中国人最擅长在既定框架里找突破、在现有规则中谋创新——就像之前有人觉得黄河每年16亿吨泥沙能被堵死,结果中国偏能用“疏堵结合”的思路让黄河焕发生机一样。 西方以为规则是束缚中国的牢笼,却没看清中国早把这牢笼改成了向上攀登的阶梯。 如今中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已降到4.4%,接近美国水平;还和24个国家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90%的商品在协定范围内实现零关税。